赵光义为什么要逼死赵德昭?

2025-04-26 15:46:4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赵光义当上皇帝后,一直想要除掉自己这个亲侄子,但是时机不对,因为本身自己就得位不正,再者也是没有机会,如果一上来就把自己的侄子杀了,那些老臣们会怎么想,而且面子功夫一定要做到位,他给赵德昭升了官,还加封为郡王,慢慢的等待机会。一场战争给了赵光义这个机会,什么战争呢?平北汉之战,赵匡胤执政晚期发动过几次灭北汉之战,但是都失败了,等到赵光义上台,再次发动灭北汉之战,居然一战而胜,消灭了北汉,这下赵光义可就膨胀了,大哥没做到的事被自己做到了,认为自己比赵匡胤强多了。
随后,自信心爆棚的赵光义居然发动了对辽国的战争,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当时的辽国绝对是军事强国,结果显而易见,把大宋军队打得是落花流水,就连赵光义这个皇帝都被辽军追得不见踪影了。到了这时候,宋军的大本营可是乱成一锅粥了,主帅没有了,军队不能没有主心骨啊!于是众将军就推举赵德昭来担任临时主帅,赵德昭这个实在人也是太好心了,居然就这么答应下来了,结果第二天赵光义就逃回了宋军大营,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恨得咬牙切齿,赵德昭还是其次,主要是军中居然有人推举赵德昭,这问题就严重了。兵败班师回朝后,赵光义就故意拖欠着将士们的犒赏,想要给这些人一个教训。
赵光义耗得起,下边的将军耗不起啊,毕竟下面还有那么多将士等着赏银吃饭呢。没办法的将军们找到了赵德昭,希望赵德昭去和皇上透透话,看看能不能先把赏钱发下来。赵德昭答应了下来,进宫向赵光义说明了此事,结果赵光义更来气了,对他直接说道:“你那么想给他们赏赐,等你当上皇帝的时候,你自己赏他们吧!”这可是诛心的一句话,历史上被皇帝说出来哪怕只是心里有这么点怀疑,那都是没有好下场的。随后,失魂落魄的赵德昭回到了家中,关上房门自杀了

回答2:

979年,北宋都城开封传出一个惊人的消息,武功郡王赵德昭自杀身亡。消息传出后,宋太宗急忙赶来,抱着赵德昭的尸体痛哭流涕,说道:“痴儿何至此邪!”事后,宋太宗追封赵德昭为中书令、魏王。三年前,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如今他的儿子赵德昭又自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长滕王德秀,次燕懿王德昭,次舒王德林,次秦康惠王德芳”。赵德昭虽然排行第二,但因长子赵德秀夭折,死时连名字都没有取,所以赵德昭实际上是赵匡胤嫡长子。然而赵匡胤死后,赵德昭并没有当上皇帝,皇位由赵光义继承,但是赵德昭依然有机会。

按照所谓“昭宪顾命”,赵光义死后,皇位应该传给他的弟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皇位传给赵德昭。也就是说,赵德昭是皇位第二顺位继承人。民间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赵德昭好歹是皇位的继承人之一,他为何会自杀呢?事情还得从一场战争说起,979年,宋太宗御驾亲征,征讨北汉后,他继续北上,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结果在高梁河之战中,宋军遭到惨败,宋太宗腿部中箭,乘坐驴车逃命,一度与大军失去联系。天下不可一日无主,由于不知道宋太宗的生死,以石守信为首的一些将领,想拥立赵德昭为皇帝。可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又找到了宋太宗。但是谋立赵德昭这件事还是传出去了,“上闻不悦”。

军队回到开封后,宋太宗非常不高兴,没有奖赏这次出征将士。此次出战,宋军虽然在高梁河之战中失败,但之前的太原之战,宋军是取得胜利的。赵德昭为将士们感到不平,于是找到了叔叔,为将士们向皇帝请赏。没想到赵光义勃然大怒,冷冷地说道“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原来军中谋立赵德昭这件事,刺激了赵光义敏感的神经,他此时刚刚即位三年,通过这件事,他发现赵德昭在军中拥有很高的威信,对自己终归是个威胁。如今赵德昭为将士们请命,赵光义却冷冷地说等你做了皇帝,封赏也不晚啊!赵光义这句话虽短,却非常具有杀伤力。

赵德昭非常害怕,回到自己的宫里,对自己的身边人说:“带刀乎?”旁边人都说没有。于是赵德昭进入茶酒阁,关门闭户,最后用水果刀自杀,终年二十九岁。赵德昭知道自己叔父的手段,他已经成为猜忌的对象,根本不可能继承皇位,与其被杀,不如自尽,还能保住自己的妻儿。
赵光义打仗不行,演戏绝对一流。得到赵德昭的死讯后,他非常“惊悔”,抚尸痛哭。赵光义留着的不是眼泪,而是鳄鱼泪,正是他亲手将自己的侄子逼死,赵德昭始终对自己是个威胁。一年多后,赵匡胤另外的一个儿子赵德芳也莫名其妙的死去了。之后,赵光义又将弟弟赵廷美除掉,至此,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

回答3:

这是因为身为皇帝的赵光义的皇位始终并不稳固。因为自古以来皇位传承都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即非常例,除非是皇帝没有后代。而他的兄长宋太祖赵匡胤,是有皇子后代的,最后反而继承皇位的却是他赵光义。在那个讲究礼法深严的年代,作为的先帝儿子,自己的侄子子也是拥有皇位继承权的。这对于身为皇帝的赵光义来说,那赵德昭简直就是一个隐藏的敌人,一个潜在的皇位争夺者。并且当时的赵光义也是有子嗣,也就是说赵德昭是大宋皇权的继承人之一,这也严重威胁到了赵光义儿子的地位。
后来在宋辽两国发生的战争期间,因为赵光义担心赵德昭,因此让他随军出征;而这也导致了成为后来赵德昭杀身之祸的开端。宋太宗赵光义征幽州期间,不敌辽军,被迫丢下军队撤退。大军因此不知道赵光义在哪里?军中有人决定拥立赵德昭为皇帝。没有过多久赵光义就回来了,后来宋太宗听说了此事;心有不悦。回到开封之后,因为心病不肯赏赐有功将士,被赵德昭上奏。却引发赵光义极大不满,说“待你为天子时,再赏不迟”。此时赵光义越来越对赵德昭不满,乃至数次敲打凌辱赵德昭。面对赵德昭,赵光义越发觉得自己的皇位不稳定;德昭如果不死,光义心难安,并且赵光义是希望自己儿子成为皇帝的,可是德昭不死,不止无法将来传子,也会导致自己皇位坐不稳。
如此种种之下,赵光义通过不断的各种手段逼迫打击赵德昭,最终将其逼死。

回答4:

赵光义要逼死赵德昭,是为了让他自己的儿子继承皇位

回答5:

赵光义逼死赵德昭是为了争夺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