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仪是张衡发明的一种演示天球星象运动的仪器。它的外部轮廓像一个圆球,这与张衡所主张的浑天说相吻合,因此命名为浑天仪。张衡的浑天仪,主体与今天的的天球仪相仿,浑天仪的黄、赤道上都画上了二十四节气,浑天仪上还有日、月、五星。贯穿浑天仪的南、北极,有一根可转动的极轴。浑天仪转动时,球上星体有的露出地平环之上,就是星出;有的正过子午线,就是星中;而没入地平环之下的星就是星没。
天浑仪是浑天仪和浑天仪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坐标的仪器,浑仪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器。浑天仪和浑天仪是体现浑天仪理论的仪器。
浑仪的发明者据说是西汉的坠钹,是东汉科学家张衡改进的。中国现存最早的浑仪是明代制作的,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浑天学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宇宙学说,认为“浑天如鸡,天体如蛋球圆,地如鸡黄”。天空充满了水,由空气支撑着,地球漂浮在水面上。浑天仪和浑天仪是体现浑天说的仪器,即“物化”和“浑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