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作为一个以硬核碰撞风格走红的汽车碰撞测试机构,也被消费者誉为车企良心的最后一块照妖镜,可谓是十车九怕!
包括哪些我们认为很安全的德系车、日系车都曾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碰撞当中被“撞下马”。一时间,能不能通过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碰撞,被很多网友称为“横在车企面前的最后一道坎”。
的确,谁也不能忽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舆论影响力,作为与美国IIHS齐名的严苛碰撞,也是唯一一个由保险业牵头的碰撞测试,目的皆在为未来量化保费做参考,所以碰撞项目的全面性,更是以往国内的任何碰撞测试都难以比拟的。
而随着“帕萨特碰撞A柱呈90°弯曲”、“思域A柱碰撞遭斩杀”等诸多新闻报道的出现,更是让消费者们对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揭露汽车安全性真相的能力充满期待。而红点君与几位车友交流时他们都表示:“现在买车,能不能通过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已经成为重要参考”。
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测试当中,以测试销量具有代表车的为主,毕竟这样的车型对于安全性的评级才更具意义。作为长安汽车的网红车型,长安CS75 PLUS一直以高颜值、高动力、高智能的形象示人,并且在销量表现上,足以代表中国品牌中型SUV的综合实力。一直以来,作为长期活跃在C-NCAP碰撞测试的中国品牌,能否“一战”?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碰撞测试?带着这些好奇,红点君为您揭示长安CS75 PLUS是如何通过严苛考验。
通过25%碰撞
体现车身安全设计的全面性
正面25%偏置工况试验在汽车碰撞安全测试中是最为严苛的一个工况,是行业里默认的“车见愁”。而长安CS75 PLUS在这个测试中拿到了G的总体评价,同时车体结构也达到G。
与C-NCAP 40% 偏置碰撞所采用的可变形弹性壁障不同,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5%偏置碰撞则采用刚性壁障。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铝板蜂窝状的材质,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溃缩特性,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5%碰撞难就难在它是实打实的“硬碰硬”!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25%偏置碰撞的壁障是刚性的,对车身毁伤更大
并且相比40%碰撞,25%偏置碰撞对车辆的侵入角度更小,自然就对车身安全性考验更为严苛。换言之参与碰撞的测试车辆,与碰撞壁障接触的面积越大,则通过率与测试难度最小;当参与碰撞的车辆与壁障接触面积越小,则通过测试的难度最大!
在CS75 PLUS在开发初期,就通过设计新的传力路径、加强乘员舱结构等方面的优化设计来提高小偏置碰撞的安全性能。在纵梁前端增加一个新的碰撞传力结构,碰撞初期将部分碰撞力传递到纵梁上,通过发动机传递到右侧,从而减小乘员舱碰撞力;同时门槛、A柱、顶盖横梁等主要传力结构采用超高强钢、热成型等高强度材料;另外还对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来保证乘员舱在碰撞过程中能够保持完整,减小变形,提高车体的抗冲击能力,达到较高的碰撞安全要求。
从碰撞难度来看,SUV的碰撞与轿车碰撞对车身安全设计要求更高,这是由于SUV车高更高,A柱相对轿车的倾斜更小、更垂直、长度也稍长,这就对它25%碰撞的考验更大。长安CS75 PLUS在时速64km/h的状态下25%偏置碰撞,车体结构与驾乘人员防护的表现都很优秀。
通过严苛测试
体现出全面的车内成员保护设计
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碰撞测试当中,长安CS75 PLUS凭借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座椅头枕、辅助安全及行人保护等测试环节中的全能安全表现,一举获得优秀(G)的安全评级,更是让很多同场参与测试的合资品牌感觉“压力山大”。这更体现出以长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车身安全性设计方面,已经具备与合资品牌叫板的实力。
通过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全面严苛测试,意味着车辆被动安全性更全面。只有车身的安全性首先经得住考验,才有条件谈车内乘员的安全性。在撞击的瞬间,车辆首先抵御和吸收25%偏置碰撞产生的撞击能量,才有可能保护车内成员的安全性。
长安CS75 PLUS 25%偏置碰撞车内乘员与气囊充分接触
某德系品牌25%偏置碰撞车内乘员与气囊发生偏移,造成严重伤害
从上图对比可以看到,长安CS75 PLUS 25%偏置碰撞车内乘员与气囊充分接触,气囊上有假人留下的清晰标记。而某德系品牌在参与同样碰撞时,由于车身强度不能满足25%偏置碰撞的标准,导致车身变型同时也让气囊不能以准确角度接触乘员,导致严重伤害。
某德系品牌由于车身不能率先起到保护作用,以及安全带约束力不够,再加上车身在强大撞击力下导致的A柱变型,造成座椅上的假人难以与气囊以正确的角度接触。如果实际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时,也意味着人员的头部撞击到气囊之外的硬物会导致伤亡。
斩获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G评级,更体现长安CS75PLUS安全研发起点高
长安CS75 PLUS能通过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碰撞,还得益于它合理先进的车身安全设计理念。其车身采用热成型技术与超高强度钢辊压技术结合,热成型钢、超高强度钢占比38.3%,拥有高强度、轻量化的优势。
由高强度钢与热成型钢组成的笼式框架首先保证了车身的不变型,这也让安全气囊、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前后排乘员侧气帘、侧气囊,能与乘员的头部身体充分接触,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所以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的车内成员保护环节,长安CS75 PLUS拿到Good的评级。
而在C-IASI测试项目当中,主动安全装备也是其考核的核心。长安CS75 PLUS装备博世9.3代ESP车身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包含多项辅助功能,能够有效预防车辆出现制动抱死、甩尾、侧翻等失稳问题,保障紧急情况下的行车安全。
在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的测试环节,长安CS75 PLUS配置有FCW前碰撞预警和AEB自动紧急制动,在这项测试中获得满分6分,亦获得优秀评价。
长安CS75 PLUS的FCW前碰撞预警和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传感器采用毫米波雷达+单目摄像头系统,具有识别率高、全天候工作的优点。在AEB自动紧急制动辅助可识别道路上突然出现的行人、自行车。另外,该车还拥有LDW车道偏离预警、LCDA并线辅助技术、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等,也让整车行驶的智能化程度大幅领先同级合资品牌。
红点观察
作为国内最严苛的碰撞测试,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既是促进车企对于安全性研发的督导员,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汽车时,对于安全性评判的权威参考。
长安CS75 PLUS作为中国品牌持续向上的代表SUV,能全面通过被誉为“汽车安全测试最后一道坎”的C-IASI碰撞,也证明了长安汽车在车身安全性的设计与研发方面,已经具备国际一流水准。
其实在参与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碰撞测试之前,长安CS75 PLUS就已经在C-NCAP获得五星安全评级。2018版C-NCAP碰撞标准同样严苛,包括64km/h 40%偏置碰撞、侧面撞击模拟车重量增加到1.35吨,都对车辆安全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在智能安全领域,长安CS75PLUS还勇夺2019年中国智能汽车指数测评第一名。
除了车身的安全性,长安CS75 PLUS同样注重车内环境的健康。在2019年中国汽研的车内挥发物质VOC/VOI测试当中,长安CS75 PLUS以96位居榜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