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当然要先向乾隆认错啊,既然是和珅陷害,那么必然这个时候乾隆更偏向于和珅,如果此时刘墉不认错的话,反而会触怒乾隆,从而将自己置于更危险的境地。刘墉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非常青年和优秀的官员,无论是对社稷还是对百姓都尽职尽责,同时他也特别讨厌贪官和珅,经常和他斗智斗勇。
而和珅也将刘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直在设计陷害他,两人明里暗里都在互相争斗。而刘墉在当时非常喜欢弹劾一些贪官污吏,基本上每天都有奏折要呈递给皇上,这也让皇上很不高兴。同时这也使得朝廷上的大臣非常害怕刘墉,生怕哪一天刘墉参自己一本。
而和珅正是利用了刘墉喜欢参别人的这一点,故意给刘墉说,天下有一个人是最大的官,我打赌你绝对不敢参他。此时刘墉便说,有何不敢,我倒要看看哪个大官我还参不得。和珅就找来了人做见证,此时才说这个人就是当今的圣上,也就是乾隆。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在当时乾隆是最大的,臣子弹劾皇上是大逆不道的。
但刘墉偏不信这个邪,最后就去参了乾隆一本。这也惹怒了皇上,而他看见龙颜大怒便立刻说自己有罪,这也是缓兵之计,然后慢慢的将乾隆的一些罪行道来,乾隆听之后也承认了自己的罪状,最后不得不将刘墉无罪赦免。
因为他这是在掌握主动权呢,在抢话语权。
因为刘墉明知道自己掉进了和中堂的圈套,而且自己本身确实有错,即使认罪也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和中堂。
因为他早知已经掉落在陷阱里了,承认自己有罪,抢先夺得话语权来自保。
这是故意的,因为他这样说就洗清了自己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