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说法都有,源自对《史记秦本记》上载“(孝公)三年,韂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鞅为左庶长”。但《史记商君列传》又说“以韂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问题就出来了,到底是“居三年,百姓便之”才“拜鞅为左庶长”,还是先以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史记》自己写的就不明白。按:孝公三年即周显王十年(BC359年),如果采取前者就是BC359变法,如果是后者就是BC356。《通鉴》也不深究具体是孝公三年还是居三年,把商鞅第一次变法的内容全都写在显王十年。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第一次变法时间是公元前356年。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分两次变法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没有变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