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过中原。中原地区的人自称是汉人,而把中原地区的左边称为「番邦」,这个歌曲里所说的「西凉」就是被当时的汉人称为「番邦」。王宝钏的丈夫~~薛平贵,年轻的时候去当兵,留下太太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
薛平贵后来变成大将军,可是在和西凉国的时候被抓了,本来是要被杀死的,但是西凉国的公主很喜欢他,要嫁给他,所以薛平贵就变成「驸马爷」了,后来还掌理西凉国。可是他心系中原的家庭,想著中原的太太,於是从西凉,穿著素衣,身骑白马,过三关,回到中原。寻访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王宝钏。」
王宝钏和薛平贵的故事最初起源于秦川大地,王宝钏是唐懿宗时宰相王允的女儿,在家排行老三,三姑娘一向多是悲苦而不幸的代名词.个性刚烈的宝钏没有接受父亲的安排,宁可三掌断绝父女关系,都愿跟随家道中落的薛平贵,当时即使他们身处寒窑,清贫却有简单的幸福.之后战争到来,平贵参军,宝钏了解丈夫的踌躇满志,擦干泪水送他出征.出征西凉,经历了一些平贵认为无可奈何的事情,他娶了西凉公主,一过就是十八年.十八年后,平贵接到宝钏的血书,身骑白马,走三关,脱下华服换素衣,过中原.最终接宝钏到西凉,封为正宫,与西凉春花公主平起平坐,只不过团聚后,十八天,宝钏撒手而去. 身骑白马---徐佳莹(自创曲) 我爱谁 跨不过 从来也不觉得错
自以为 抓著痛 总会修成爱的果
偏执相信著 受诅咒的水晶球(对宝钏的爱)
阻挡可能心动的理由(用仍然爱宝钏的理由来抵挡公主的追求,但不能否认他,心动了) 而你却 靠近了 逼我们视线交错(公主的追求契而不舍)
原地不动 或向前走 突然在意这分钟(他犹豫了,踌躇了)
眼前荒沙弥漫了等候 耳边传来孱弱的呼救(薛的心在呼救,不能背叛宝钏的爱)
追赶要我爱的不保留 我身骑白马 走三关
我改换素衣 过中原
放下西凉没人管
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十八年后,接到血书的薛,打马走三关,只为王宝钏) 在别人眼里,也许这是一场经历了磨难最终能修成正果的圆满的大结局.可是谁又能知道这十八年孤单等候的宝钏经历了多少苦痛,最终等来的也只是一个与别人共享的丈夫,一个已经成为驸马十八年的他!为何坚持执着的永远都是女人?而男人的背叛总是有那么多理由?在秦腔里,宝钏和薛平贵离别时候的一段对白可见一斑,一个男人对爱竟然不如女子的坚定. 薛平贵:
三姐休要泪双流,丈夫言来听从头。
干柴十担米八斗,你在寒窑度春秋。
守得住你来你将我守,王三姐呀,你守不住来将我丢。 王宝钏: 薛郎此言休出口,妻有言来听从头。 柴十担,米八斗,我在寒窑度春秋。 夫妻情深恩义厚,我死在寒窑也不回头! 薛平贵别前就有言在先,宝钏啊,你若守不住,遇到合适的人,你就将我忘却随人而去,我不怨你. 宝钏却给他一个斩钉截铁的"宁可寒窑度春秋,死在寒窑不回头"的誓言. 宝钏终于等来了团聚,可是那样坚毅刚强个性的女子,怎能在一个别人已经生活了十八年的家里 面对着高贵的公主,而宝钏早已不是那个娇生惯养羞花闭月的宰相千金,这十八年的苦肯定已经 带走了这个女人的青春和美丽.十八天,谁能想象这十八天宝钏是如何的度过.或许离去于平贵, 于春花公主,于她自己都是一个解脱.她走了,留给世人苍凉的心酸.
王宝钏不是小龙女,小龙女几乎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物,可王宝钏不是。她一样有着正常人的一切需求,虽然才智过人却还是个女人,在漫长的18年的等待中,苦苦思念自己的丈夫,早以心力枯竭,支撑她的唯有对爱情的坚贞,待到与薛平贵重聚,看到日夜思念的丈夫,最后的心愿已了,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