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去工商银行存钱,被银行的忽悠买成了人寿保险,一年存三万,缴三年,存6年

2024-11-22 03:35:0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有些人觉得自己被忽悠买了保险,原因通常都是自己不够了解就买了或者是太相信代理人,购买后觉得跟想的差别太大,还可能是因为产品不够好,为了帮助避雷,我整理了这份榜单:《十大【不值得买】的重疾险大盘点!》

既然觉得被忽悠是因为心理落差,那么心理落差是怎么产生的呢?通常都因为两种情况:无法理赔和收益达不到期望,下面具体说一下:

第一点,一些保单无法理赔的原因:

(1) 投保没有如实健康告知

没有如实健康告知是无法理赔的主要原因,如果出险了,保险公司会千方百计查清楚被保险人的过往病历,如实健康告知不是闹着玩的,这里有份攻略:《投保时,健康告知有什么小技巧?》

(2) 没达到理赔条件

保险理赔肯定是要满足某些条件的,就比如说要身故才会理赔的寿险,部分寿险身故时间不一样,赔的金额也不同,不要只听代理人讲,要自己去了解这些内容。有些是因为理赔的资料没有准备齐全无法理赔,这里有份理赔资料表格:

(3) 没看清合同免责

免责的意思是有些内容保单是免去了理赔责任的,比如大部分保险都规定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机动车免责。

如果理赔不顺利,这里整理了一份攻略:《理赔案件发生后,应该如何去理赔》

第二点,收益达不到期望:

有些人在给顾客推荐分红型保险的时候,会说收益杠杠的,实际收益却不一定,分红利率都没有实际规定。

怎样才不会感觉“被忽悠”?这里整理了几点注意的:

1. 看清楚保障内容:要理解保障点什么,有些保险是不赔的。

2. 看清楚理赔条件:比如重疾险有些病要持续某种状态若干天才会理赔,这些规定一般都不太起眼,要多当心。

3. 分红险要多留心:就算一款分红以前收益还不错,那也是以前,还是要看现在的情况和未来的发展。

保险的存在自然是因为有需求,把保险买对了,就不会有被忽悠的感觉。

望采纳!

全网同号: 学霸说保险,欢迎搜索!

资料来源: 学霸说保险官网

回答2:

这么多字,总结一下:你妈妈在银行买了一款银行保险,而且在合同上确认签字了,而且在回访录音中也确认了。我要说明以下几点:
首先,合同是有效的,不管你怎么说,那都是一份合法有效地合同,合同双方都是受法律保护的;
其次,电话回访作为一项重要的录音凭证,这是不能抵赖的,而且对双方也是具有法律效益的;
再者,依据保险合同所述,未达满期,退保,只能获得退保当期保单的现金价值,也就是一定会有损失,这是受《保险法》保护的。
最后,我理解购买银保之后出现对保险合同了解不透彻所导致误会的心情,这件事应协商解决。而且,也不会有什么被欺负之说,保险公司都是在保监会监管下的正规企业,大家都是讲道理的。保险公司认为没有错,人家有保险合同和回访录音作证,那么,你如果坚持认为有销售误导,那你也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据。

回答3:

首先我非常同情楼主及您的母亲的遭遇。其实银行保险产品的本身是没有什么错误的,它就相当于一种变相强制储蓄。同样是存钱,你这钱与其存着生那么一点利息,还不如购买这样一份理财险,这样的险种到期后一般会比单纯存到银行收益要高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强制储蓄的前提一定是家里的闲置资金,也就是说这笔钱动不动完全不影响正常生活的。银行在销售这样的理财险之前应该给客户讲清产品的本质特征以及退保的后果的。但是毕竟他们的目的是卖出去,说了以后购买的人肯定大打折扣,他们还怎么卖?只好采取避而不谈的方式只讲产品本身。所以消费者不明不白地购买了,还不能退,一退就会有损失。这是销售员职业品质问题,但他们只是没说明白,不存在欺骗的问题。
现在每年全国保险行业退保的金额达到960亿,80%以上都是你这样的银保产品。可见这样的问题有多严重。银行卖出去了,出任何问题直接退给保险公司,乐的自在。
给搂着的建议,如果这笔钱对你买房起到决定性作用,果断退保,损失就只好认栽吧,不然接着交依然是强制你往里投钱;如果对你的买房不疼不养,建议你持续缴费,满期之后退款能保本,甚至还有一部分收益,损失最小。

回答4:

  存款变保险,一般来自当初购买时是保险公司业务员、银行工作人员的介绍,比如告诉你:这是一份高收益理财产品、或者说这是买理财赠送的一份保险(其实不然)。
  如果想退保,保险公司不会全额退保,跟保险公司、银行交涉退保程序,一定要把握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找到证据后,就准备开始与保险公司交涉。但是要记住2个原则:
  1、跟保险公司、银行通电话或者是当面交涉时,无论如何都要录音;
  2、无论何种情况,不能向保险公司、银行提供自己的签字样本。要防止保险公司毁掉有利的证据。

回答5:

这应该是一种理财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