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青铜剑锡含量较低,为11%左右,没有含铅或者含铅量微量。春秋时期,青铜剑锡含量略有增加11%~14%,通过降低铜含量开始加入铅,并且铅含量较高,在4%~13%之间。战国时期,青铜剑锡含量相对春秋时期增加,在14%~19%之间,铅含量相对春秋时期又适当减少,在1%~7%之间。秦代青铜剑表面含锡量较高,达21%,含铅量很少,在2%左右。西汉时期,青铜剑的锡、铅含量又减少,锡含量在13%左右,铅含量在1%左右。由于铁质兵器滴出现,从而结束了青铜在兵器方面滴应用。燃料主要是木炭,结合人工鼓风。
古代青铜剑的合金组成中,铜与锡的含量依制作的年代、地点、原料来源、工艺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说来,铜的含量在70%-80%或稍高,锡的含量在10%-20%左右。在春秋战国时期,铜的含量在80%以上,锡的含量在10%以下。至于铸造时所用的燃料,主要是木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