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位性格虚伪的人 从小到大接触过很多虚伪的人 其中最虚伪的便是老师了。 看到过这样的言论: 2008年在《课堂内外》杂志社举办的“创新作文夏令集训营”研讨会上,老师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有两个,其一是今年高考某考生作文开始的时候被阅卷老师给了个零分,老师所以给该考生作文零分的原因则是因为 “他的文章其实写得很优美,主要诉说对社会、生活、老师的一些不满,开始看的时候还觉得语气比较温和,可能是他隐藏得较好。但是往后看越来越不对劲,到最后完全就是破口大骂老师,我们评卷的都看不下去了。”后来经过反复评定,给了该考生36分的及格分。其二是一名学生将自己失恋的故事写进作文,虽然自认为文笔优美,却被老师批为‘思想有问题’而不及格。 上面两个问题其实都牵扯到一个文章是不是应该表达和表现真实的问题。我一直认为,中国的老师是世界上最虚伪的,他们大部分心理阴暗、怯懦、矫情、随波逐流,还要把自己打扮成非常高尚非常正直的样子。表面上看,他们是在教书育人,实质上,他们是在以书害人。最不能容忍的,是这些红旗下的臭鸡蛋们不但自己虚伪和胆小怕事,还要拼出老命来压制学生里的异端思想和情绪,自己是可怜虫还要将孩子们也塑造成可怜虫,上面两篇作文刚刚及格和不及格事件就是最好的注脚。 学校本来应该是最真实、最宽容的地方,学生们本来是应该畅所欲言、尽情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的,但是,在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这些却都成了“思想有问题”的表征,被坚决打击无情打压。中国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却是虚伪。老师们不求培养出有真知灼见的人才,却让他们的学生从小学会说假话、空话、套话,就是不说实话真话。从教材、教学方式、考试的自由发挥和日常行为的各个环节上,老师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甘心情愿地做着体制的帮凶,打击压制着任何思想和情感上的异端,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庸才、蠢材和奴才。当然,作为师范生和曾经的老师我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中国老师们的无奈、痛苦和悲凉,但是,我还是不能原谅中国老师们的集体懦弱和沦落。不自由毋宁死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不虚伪虽然需要付出代价,却不是做不到的啊! 上面所说的有什么问题吗? 接下来就来说说我的老师们 小学时候记忆最深刻的是我三年纪的时候 他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 上课只要20分钟就能吧课本内容搞定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讲鬼故事 我靠! 那时候真的是把我个好吓 到现在还搞不清楚他为什么要讲鬼故事 反正那是记忆最深刻的 到夏天的时候 他告诉我们 要是太热 不喝冰水的话人会死的 然后在上课的时候 上着上着就会说 太热了 你们要不要买冰水和冰棍? 我们当然是愿意 然后他就去他家的小卖部抱个那种可以保温的箱子来卖东西 课也不上 快考试的时候 他就会教我们怎么作弊 告诉我们不用怕监考老师 要是传纸条被抓到了 男的就放到嘴里 女的就丢到内衣里 他还演示了这个动作 现在想起来 巨搞! 还有怎么带小抄什么的 所以那时候我们的成绩超好 他也如愿拿到奖金 后来就是六年纪的班主任 他也是个语文老师 听说还是什么全区优秀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打学生 有一次一个男同学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把他同桌欺负哭了 当时老师站在讲台上 我那同学在第三排 就在那么瞬间老师冲下去一脚就让他到了后面黑板报的地方去了 当时就感觉 这个老师太潇洒 再是 高中的时候 县的重点高中 据说校长身价上百万 那时候高考 我们班长考上了北大 但是只有去历史系 要是去复旦的话就是什么系都行 班主任为了拿学校的一万块钱奖金 软磨硬泡的一定要让她去北大 不去的话就要让其退还学校三年的奖学金 最后只有去了北大 此老师一大爱好就是喝酒 喝别人请的酒 学生要是想在班里时候有个好位置 就要家长和他喝几顿才行 教室丢了东西 不能上报学校 因为会影响积分 积分少了 奖金也少了 那就只有不了了之 这个人在我心里 像旺财一样 最后想说说我高一的班主任 有一天早自习起晚了 被他看见 他叫住我 问我怎么迟到了 我说起晚了 过了十分钟 他叫我去他办公室 到那后才知道他想到我应该没吃早点 帮我去食堂买了包子 现在想起这件事每次都很感动 说真的这种感觉只有对我爸爸才有 他是我到现在为止唯一为位我愿意诚心诚意叫他老师的老师 后来就是大学 见老师在球场比在教室多 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后复古的运用一句文革台词: 太阳下最崇高光辉! 最崇高! 最伟大的! 老师 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