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婴幼儿听力状况的鉴定。虽然行为测听结果准确,但是对于年龄在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只有使用电生理测听方法。通常我们使用短声ABR(click ABR)、短纯音ABR(toneburst ABR)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等方法。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均能获得婴幼儿比较准确的听力阈值。中
二是必须充分考虑婴幼儿耳道独特的声学特点。我们知道耳道越小,同等声音强度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共鸣,也就是,如果我们按照厂家提供的助听器2cc指标来验配的话,90%的情况会导致过分放大,使得婴幼儿不舒服,不愿意带助听器,甚至对小儿的听力有影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测试婴幼儿的真耳耦合腔差(RECD)。
获得了婴幼儿的RECD值后,第三个因素是对助听器验配后的效果评估。一般在评估中,我们可以使用助听器分析仪,利用探头麦克风来进行真耳测试。评估的目的有几点,首先是保证婴幼儿戴上助听器后,各项指标能基本满足,譬如增益、最大输出等;然后看助听器是否能最有效地放大言语声音,助听器听的舒适并不等于能听清楚言语,这些都是需要不断评估和调试,最后,需要判断助听器的功能是否适合小儿的使用,比如方向性麦克风、多记忆助听器、风声降噪功能等。这些功能并非对所有婴幼儿有用,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才行。
总之,我们立聪堂专家认为成功的婴幼儿助听器验配至少满足上面三项条件。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考虑,比如婴幼儿双耳听力损失不一致,出现重振等。因此,婴幼儿助听器验配,从本质上看,是一个连续、渐进和系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