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羽毛球运动员是怎么保护膝盖的

2025-02-23 04:27:4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国家羽毛球运动员保护膝盖的方法:

1、纠正跑姿,前掌着地注意不是脚尖!当然这不绝对,因人而异,不管什么跑步姿势其实只要是踏地很轻或者没有声音就对了。

2、控制速度,稳定心率    有很多更具心率训练的方法,普通人学习跑步的通病是容易太快,快了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个方法帮助你很好地慢下来。跑步的时候,先热身。热身完毕跑起来,心率区间[130-(180-年龄)],以边跑边说话不累为宜。

3、合理作息,保证恢复    良好的休息甚至比连续的跑步还要来得重要。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两组人一组每天都跑,一组有固定时间休息,结果发现休息组的成绩更好。    

零基础初学者建议从一周二次,每次十五分钟开始。逐渐过渡到每周四次,每次三十至六十分钟。其余三天休息。注意休息不是什么也不做,还是可以做交叉训练(cross training)的。

4、装备防护    膝盖容易受伤,通过装备来弥补也是一种方法。护膝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暖的作用,对于膝关节的防护特别明显。

5、深蹲关键在于姿势,每天50个。站桩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置于前。背贴着墙慢慢往下滑,使身体和大腿、大腿和小腿各呈90度,维持此姿势30至60秒,然后起身休息,共做3次。想要更有挑战性的话,就轮流提起你的脚后跟,顺便锻练小腿肌。

扩展资料:

护膝作用:一是制动,二是保温,三是保健。

1、保温就不多说了,膝盖部分是非常容易受凉的,很多膝关节的病都与膝盖受凉有关,尤其是在山上,山风又非常冷非常硬,往往腿部肌肉由于一直在运动会感觉到很热,而膝盖则由于没有肌肉运动。

2、并不热,当人们感觉腿部散热很舒服的时候,其实膝盖是在受凉,这时,如果是戴着护膝的话,护膝的保温作用就能体现了。

3、主要说说护膝的制动作用。膝关节是上下腿骨交汇的地方,中间有半月板,前面有髌骨,髌骨是由两条肌肉拉伸,悬浮在腿骨交汇处之前,非常容易滑动,在正常的生活中,由于不受外力影响,也没有剧烈运动,所以髌骨在膝盖部位能正常的小范围活动。

4、由于登山运动给膝盖施加了过多的压力,再加上登山中的剧烈运动,很容易使髌骨被牵移离开原有部位,从而引发膝关节部位的疾病。

5、而带上护膝则能将髌骨固定在相对稳定的位置上,以保证其不轻易受伤害。以上说的是在膝关节没有受伤时护膝的轻度制动作用,在膝关节受伤之后,使用重度制动的护膝可以减少膝盖的弯曲,从大腿到小腿维持在一条直线上,减少膝关节的弯曲,从而保护膝关节不再加重病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护膝

回答2:

  1. 纠正跑姿,前掌着地注意不是脚尖!当然这不绝对,因人而异,不管什么跑步姿势其实只要是踏地很轻或者没有声音就对了。

  2. 控制速度,稳定心率    有很多更具心率训练的方法,普通人学习跑步的通病是容易太快,快了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个方法帮助你很好地慢下来。跑步的时候,先热身。热身完毕跑起来,心率区间为[130-(180-年龄)],以边跑边说话不累为宜。用这个方法的好处有二:一是不容易受伤,跑得舒服。以30岁的跑者为例,一般心率在130-140时候的速度在630至730之间,这样的速度就当闲庭信步,享受人生。我自己膝盖2个月前受伤,也是用这个跑法恢复的,每次跑超过1小时,每天都跑也没有问题。二是可以减脂。一个人是否健康,光看BMI系数(身高/体重平方)是不准确的,更应该看的是身体含脂率。这个区间,是最佳的燃烧脂肪的心率区间,而且通常会跑上1小时至1个半小时不等,所以用来减肥烧脂肪是最好不过了。初学者可以从半小时开始,缓步加量。

  3. 合理作息,保证恢复    良好的休息甚至比连续的跑步还要来得重要。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两组人一组每天都跑,一组有固定时间休息,结果发现休息组的成绩更好。    零基础初学者建议从一周二次,每次十五分钟开始。逐渐过渡到每周四次,每次三十至六十分钟。其余三天休息。注意休息不是什么也不做,还是可以做交叉训练(cross training)的。你的跑步肌肉休息了,心肺还是要练习。推荐三个不易受伤的运动:游泳,打坐,太极。另外我个人也比较喜欢骑车,瑜伽和普拉提。说到作息,那大家会问最好的跑步的时间是什么?和四季一样,一天也分为春夏秋冬。早上太阳出来晨雾散去为春,春生,适合跑步;10点到下午3点为夏,夏放,此时阳光强烈不适合跑步;下午3点至5点为秋,秋收,最适合跑步;晚上8点以后为冬,冬藏,不适合跑步,但可以做静力拉伸和打坐。特别注意,晚上10点以后内脏开始排毒工作,此时应该睡觉。总结一下,最好的作息时间 晚9-10点睡,早4-5点起;最好的跑步时间,早上5-8点,下午3-5点。

  4. 装备防护    膝盖容易受伤,通过装备来弥补也是一种方法。护膝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暖的作用,对于膝关节的防护特别明显。膝盖受伤的根本原因在于身体的肌肉承受不了跑步带来的大于平时走路3倍的冲击力,肌肉在长时间或者高强度运动后原有的承受力会减弱,这个冲力就到了骨头上,我们膝盖的骨头就容易受伤了。这时候需要其他辅助装备来抵消这个压力。  核心训练辅助核心力量训练,特别强化膝盖周围肌肉,臀部后侧肌肉,推荐瑜伽/普拉提/站桩/深蹲。我膝盖受伤以后,主要做深蹲/普拉提/站桩/瑜伽/臀肌/My Own Gym/俯卧撑/卷腹 练习。

  5. 深蹲关键在于姿势,每天50个。站桩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置于前。背贴着墙慢慢往下滑,使身体和大腿、大腿和小腿各呈90度,维持此姿势30至60秒,然后起身休息,共做3次。想要更有挑战性的话,就轮流提起你的脚后跟,顺便锻练小腿肌。

回答3:

最近的羽毛球杂志刚好有一个这方面的问答,供参考。另外,我觉得这个专家有一点没提,就是场地,最好是减震的木地板上铺胶皮的场地,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吸收冲击力,保护膝盖和脚踝。

怎样避免对膝盖的伤害?

比赛关于膝盖受伤的原因有好几个,但关键原因不外乎是:膝关节处的肌肉群力量不足、体重过重、动作不合理或不正确。

作为业余爱好者,从学球之初,我们的注意力就在如何学习和提高技术和战术上,对于专项意识也有很高的兴趣,但很少会把练习时间花在体能方面,特别是专项力量上。除了时间,更多的原因是没有这方面的认识,即体能的提高包括专项力量和心肺功能在打羽毛球中的重要性。而膝关节,它承担了我们在打球时每一拍后的支撑力,我们的起跳、我们的移动还有我们的起动步法,都需要膝关节参与化解我们的体重、重力加速度后和左右变线等各种动作对我们身体造成的伤害。因此,当你的膝关节附近的肌肉群力量可以承担,当你的体重正常,当你的动作是规范合理的,那受伤的概率就会低很多,否则后果是可以预料的。

因此,避免受伤的有效办法就是:1、每周花1小时左右的时间训练自己的专项力量,增强重要部位,尤其是膝关节处的力量;2、控制你的体重;3、掌握正确的步法,控制好在起跳后、移动中重心的稳定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我相信,我们的膝关节会越来越健康,我们就可以在羽毛球这项运动中得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