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15,熟地15,丹皮10,山药15,茯苓12,枸杞 12,寄生18,狗脊15,杜仲12,川断1

2025-04-14 04:25:0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道生阴阳,一分为二。阴用于滋养,阳用于运化,阴阳相和,共同孕育万物生长。阴阳本为一体,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在自然界中,常有旱灾。干旱之地,或土地龟裂,草木竟萎;或沙漠延绵,杳无生机。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而言,所谓阴虚,就是人体内出现了不同程度“旱灾”!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靠阴液滋养濡润,若阴液不足,脏器失于滋养濡润,则诸病生焉。

  阴虚者,最易出现如下症状:眩晕、目涩、耳鸣、咽干、烦躁、失眠、便秘、麻木、肤痒、发热、出汗、衄血等。

  心阴虚证: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心阴虚者,舌尖红、麻痒、生疮、弄舌(即舌头不由自主地在口中伸缩吞吐)
  心主笑,主喜。心有余则笑不休。心阴虚,心火内动,可致人无故发笑,甚至狂笑不止。
  心主血,主脉。阴虚则热,灼热伤及脉络,血得热则易妄行,可致咳血、吐血、鼻衄、肌衄等。
  心藏神,虚热内扰,可致心烦,失眠。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悸、易惊。
  汗为心之液,手少阴心经之脉通于腋下,阴虚生热,迫津外泄则腋下多汗;兼湿热者,腋下汗臭。

  肝阴虚证:肝主风、主巅顶。肝阴虚可致头痛、眩晕。
  肝主风、主筋。肝阴虚,筋失所养则拘急、痉挛、抽搐、震颤。
  肝藏血,气虚则麻,血虚则木。血能载气。肝阴虚者,肢体失于滋养濡润则麻木不仁。
  肝主胁,肝阴虚,肝体失于滋养则右胁下隐隐作痛。此属不荣则痛,不同于不通则痛,当用小建中汤类缓急止痛,若用柴胡类 方剂舒肝解郁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加重疼痛。
  肝藏魂,肝阴虚者,魂失所养则不宁,常多梦早醒。
  肝主谋虑,主怒。肝虚则多疑,实则偏执。肝阴虚者,肝火亢,其人易怒、刚强、执拗、急燥。
  肝开窍于目,肝阴虚者,目涩而胀,视物昏花、夜盲。
  肝藏血、主膝;肾藏精、主腰;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肝肾阴虚则腰膝酸软。
  肝为将军之官,主升、主动。肝阴虚者,肝气易动,时常惹事生非,扰及四邻。
  肝气犯肺则咳嗽、咯血;犯胃则呕吐、呃逆;犯脾则腹泻、腹胀大、食不下;犯心则惊悸;犯肾则单侧腰痛。
  肝阴虚者,阳热盛,酒亦大热之性,故不耐酒力,稍饮即醉。曾经善酒之人,若病至肝阴不足,亦酒量锐减。
  肝主情志,欲火发于肝。肝阴虚者,性欲易动,男子易勃举,相火内扰则易早泄。

  脾阴虚证:脾性中正纯厚,含阴阳而不偏阴阳。既有脾阳虚证,必有脾阴虚证,只是世人多不识脾阴虚证。
  脾主运化水谷。米无火不能成饭,无水亦不能成饭。故脾阴虚者,亦不能运化水谷,常食欲不振,纳少。
  脾开窍于唇,脾阴虚者,唇失濡润,常唇干起皮。
  脾主燥。脾阴虚者,燥犹甚,故大便干如算盘籽,呈粒状。
  脾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阴虚,气血不足,阴不制阳可致发热。
  阳气易于升浮,香气性亦浮散。脾阴虚者,恶闻浓烈香气,喜甘淡平和之品。

回答2:

下火,清肝明目,治肝的

回答3:

糖尿病

回答4:

补肾功效多些

回答5:

真不知.方子好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