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办公自动化起源于二十世纪什么年代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却极其迅速

2025-04-24 06:46:3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我国的办公自动化起源于二十世纪(80)年代,虽然时间不长但发展却极其迅速。

我国的办公自动化三大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

(1985年―1993年):是以结构化数据处理为中心,基于文件系统或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使日常办公也开始运用IT技术,提高了文件等资料管理水平。这一阶段实现了基本的办公数据管理(如文件管理、档案管理等)。

2、应用阶段

(1993年-2002年):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越来越希望能够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提高整个组织的运营效率,同时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软件技术发生巨大变化,为OA的应用提供了基础保证。

3、发展阶段

OA应用软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趋向成熟,功能也由原先的行政办公信息服务,逐步扩大延伸到组织内部的各项管理活动环节,成为组织运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同时市场和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办公应用软件应具有更高更多的内涵。

扩展资料: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作为信息科学的载体和核心,计算机科学在知识时代扮了重要的角色。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中,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以计算机为中心,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

广泛、全面、迅速地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使用信息,使企业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一个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程度也是衡量其实现现代化管理的标准。

中国专家在第一次全国办公自动化规划讨论会上提出办公自动化的定义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中,由人与技术设备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业务目的的人一机信息处理系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办公自动化

回答2:

我国的办公自动化现状
我国的办公自动化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办公自动化技术传人我国,80年代才真正得到重视与发展。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1—1985年)是开创期,是办公自动化的学习与准备阶段,在试点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办公模式。 第二阶段(1986—1990年)是发展期,开创出有成效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并在全国应用,并対全国通信网络进行大规模的改进,开始做好标准化工作。 第三阶段(1991年至今)是成熟期,由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在全国逐步建立了网络互联、自上而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