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看素质,大事看修养

小事看素质,大事看修养
2025-03-31 20:09:4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素质
转摘:
生活中有许多人,遇到大事能尽心尽力去做,而面对日常小事却不屑一顾,处理起来很随意。做好大事当然很重要,不但能体现自己的能力,更能成就功名。但在做大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小事。能否做好身边的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
就处理日常生活垃圾来讲,这应该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我们很多人却做不好。做不好并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认识上的问题。我们随便到某个小区转转,都能看到乱倒垃圾现象。东一堆,西一堆,草丛中,拐角处,大多数都在隐蔽的地方。我们经常会发现,头天晚上小区里还是干干净净的,一夜过后到处都是垃圾。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一些居民还是有一些廉耻之心的。还知道把垃圾倒在隐蔽处,还怕别人发现,偷偷在夜里倒垃圾。但无论你以什么方式倒,只要没有按照要求,没有倒进指定的垃圾箱,你的做法就不光彩。明知不光彩的事,还要偷偷去做,这就是思想上的问题,就是素质上的问题。
谈到指定地点,我们有些同志可能又不高兴了。认为自己是交了物业费的,凭什么给我们制定那么多规范呢。我们如果什么都做好了,还要物业干什么?似乎他交了点钱就是大爷,人家就应该整天提着袋子跟着他后面转。岂不知交物业费与遵守规范是两回事。你交钱人家为你服务是职责,你遵守规范也是职责。我们许多人总是喜欢挑人家的不是。什么管理不到位啦,到处是垃圾啦。什么交警对人不礼貌啦。那么自己如何呢?遵没遵守居民清洁制度?遵没遵守交通法则?从来都是避而不谈。
改革开放让我们大多数人的腰包都鼓了起来,让我们享受到了民主自由的生活。但有些人认为生活富裕了,社会民主了,一切都自由了,渐渐地就受不了规范了。其实社会越民主规范也就越多。
我们不妨看一看日本国家是怎样要求市民处理垃圾的。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最少的国家,每年只有410公斤;也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每家都有分类垃圾箱,居民在家就可以轻易地给垃圾分类;同时,扔垃圾还要分日子:可燃垃圾是每周一、三、五仍;每周二可扔旧报纸;每月第四个周才可扔不可燃垃圾,如电池等。不可想象如果哪个物业把这个规定用到自己管理的小区,定会会遭到居民的强烈反对。不仅会闹个翻天覆地,还可能会被人家罢免。
经常出差到一些城市,看到满大街都是环卫工人,很勤奋,很敬业。但是我们也可从中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街面上环卫工人多,从表面上看这个城市注重环境保护,但也能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居民乱扔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
扔垃圾本身是件小事,但事虽小,反映出的却是大事。能看出市民的环保意识如何,甚至是能反映出市民的素质。希望我们每个市民从我做起,从不乱扔垃圾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我们大多是普通人,如果都不愿去做好小事,都想去做大事,哪有那么多大事让我们做呢。

回答2:

生活中有许多人,遇到大事能尽心尽力去做,而面对日常小事却不屑一顾,处理起来很随意。做好大事当然很重要,不但能体现自己的能力,更能成就功名。但在做大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一些小事。

回答3:

说的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