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近几年来在不少国内的人们眼中总是会自带各种负面光环。你看,出国党们每天带着电脑上课,还能每年飞东南亚四日游考试,而且翻来覆去也就学个英语嘛!说到这些,普高的孩子们可羡慕了。但是主页君要为留学党吼一句:你行你上啊!为了刷考位彻夜守在电脑前,SAT万人坑里被挤到变形,出国后在课堂上听不懂教授讲课... ...这些苦也只有留学党们才明白,有同感的同学默默举爪吧。
文/Leo
不管是前几天的老梁观世界,还是国人一直存在的留学生歧视都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这句话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了给到标准定义,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标准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自己身体不想要这种结果或精神不情愿被这样对待,就不要使得别人遭受不想要的结果和得不到想要的对待”。
粗俗的讲,就是说如果你不想被喷,那你也不要喷别人,尤其是在你不了解一件事情的情况下。
通常来讲,一跟别人提到出国被问到的不是
“你SAT托福得考多少分啊”
而是
“我去!你家真有钱!”
我们就先来说一说这个奇怪的价值观
首先出国其实不意味着有钱,有很多留学党家里几乎都是倾尽全力的让他们去上学。
那么有人会问为什么家庭条件不好还要去国外上学。因为确实国内国外都是生活,但是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我不想也不能过那种守在家长身边,毕业了拼死拼活找个工作,找个不知道哪来的男朋友,然后攒钱凑钱买车买房的生活。
我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说高考容易,因为大家所熟知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三年寒窗苦读换一张录取通知书。
那你见没见过SAT考试的万人坑,一进去就扑面而来的窒息感,即将面临的几个小时,也是会决定命运的啊。所以说谁不是破釜沉舟呢。
我在国际部上学。我周围的基本上都是有些人嘴里不屑的富二代,但是问题就是我所见到的他们,在和托福SAT一直较劲,在为了到自己要的那个分数备考前几个月就每天开始听听力没头没脑的做阅读,在为了分数能提高一直不断不断的努力。说高考是一锤定终生,但是我跟你说托福和SAT才真正是心灵上的折磨,我见过他们每次考试之前的信心满满,见过他们考试之后的崩溃的默不作声的一待一晚上,更见过那些GPA(平时课业成绩)很高的学霸因为达不到标化要求而泣不成声。
他们多委屈,多愧疚,多累,真的是没考过托福SAT的人不能想象的。
一次考试1500+RMB,没有人像你们想象的那样毫无感觉,我们也会比价,看看哪个SAT考团的价钱会稍微便宜一些,看看上的补习课怎么样会更合算一些,想着多考几门AP上大学多换点学分给家里省点钱。
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没人有应该说出所谓的“富二代才会出国留学的话”。换句话来讲,如果你在国内上大学,最后千辛万苦考上了清华北大,然后成绩优异,最后有了出国交换的机会,那大部分人也是会选择出国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去清华北大,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在可以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心里的更好。
从上了高中开始,我就开始不敢再和不是出国党的同学抱怨,我说作业很多压力很大都变成了不知足,时间再长了保不齐就会有人说“仗着家里有钱好吃懒做娇生惯养一点事儿就到处bb”。我在普高的小伙伴告诉我因为他们请假去上SAT托福课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成就是不好好上课整天出去玩的富二代出国党。
说起来在你们的印象里是不是出国就意味着没有作业?没压力?
说实在话光是单词就能把你压趴下,那天我正好赶上了某中学的一次讲座,里面有一个高二演讲者无比得意的说“我现在3000单词量”,我听见的时候没憋住笑出声来。
说起来托福单词量9000起,SAT至少15000,就是这些单词就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承受的。
函数很难,物理也不太好学,化学看起就压力山大,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东西换成英文呢。你可能跟我说“你相信我,国外的数学和国内就不是一个档次”,那么也请你相信我,我给你一篇AP微积分AB的卷子你一定读不明白。所以你真的没有资格说所谓的“只有学习不好才会出国的话”。
我不敢说出国党付出的比高考的人多,但是最起码真的一点儿都不少。
一个很好的朋友和我说“一个不被所有人了解的团体,负面信息传播的是最快的,所以极少部分出国玩的留学生就代表了整个留学群体”但是为什么国内大学那些不好好学习吃喝嫖赌的学生就不会代表整个国内大学呢?
有一天下午3点多我在写文案,一个达特茅斯的学姐突然给我发来了语音通话邀请,我听着她用绷不住的哭腔
和我说她大到可怕的阅读量
和我说她前段时间生病不敢和家里人说怕家里人着急
和我说因为不会做饭所以在美国吃着奇奇怪怪的东西直到现在几乎免疫
和我说她和一个她以前普高的小伙伴说课业压力太大就被骂“课时那么少的人不要说话”
我知道她一定是实在忍不住了才和我说这么多,在我眼里她是那个永远长发飘飘笑的无比漂亮的女神学姐,我觉得很厉害很老厉害的学姐,所以有时候我也会害怕面对国外一个人的孤独,但是想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卵用就又去傻了吧唧的看雅思去了。
说起来写了这么长的一段话,其实还是我的第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没有彻底的了解一件事,千万不要轻易发表自己可能很伤人的见解,那些可能看起来无比光鲜的出国党,他可能刚刚刷完了05年到13年的SAT,再揉揉眼睛去准备申请要用到的各种活动,说起来就是连轴转,留学党的痛都是骨子里的,坚持下来就是一种本事,你可以不知道,但千万不要乱说话。
可以去新西兰,先读语言然后预科,最后还是可以考上本科的~
去新加坡呗,那里讲华语也能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