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基本是杜撰,但有意思的是,六老师总是喜欢把他的剧本当史实说。
但吴与西还是反映了部分史实的,这个史实不是吴承恩的,而是他父亲章宗义的。养猴子,观察猴子,演猴子虽然不是吴承恩的经历,但却是他父亲年轻时学猴戏的经历。六老师把父亲的经历映射到吴承恩身上,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怪胎。
说到底,六老师拍了一部不成功的同人剧。可惜的是,六老师分不清猴戏、西游记、吴承恩三者之间的关系,错误地把西游记当成了猴戏,而把演猴戏的父亲当成了吴承恩。六老师到底还是把吴承恩当成了自家财产,如果这个世界有吴承恩,那么他一定是父亲的模样。六老师会丑化自己的父亲吗?当然不会,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吴与西里各种奇怪剧情。吴承恩自带主角光环,各种作死却又无限幸运,年少成名,美女环绕,走到哪里都有人帮助,谁都知道他写了本西游记。但西游记在剧中一直处在连载状态,六老师把生活与文学强行对应,所以这部剧有很多匪夷所思的情节。比如吴承恩年轻时被压在假山下,所以孙悟空也被压在五指山下,照这个逻辑来说,那罗庞就是如来佛,恶霸压吴承恩压的对。但很明显,在剧中,如来佛的原型应该是朱龙广老师扮演的僧人,所以整个剧情就非常迷。
坏人之所以是坏人,那是因为天然邪恶。吴承恩反派斗智斗勇的情节,显得十分幼稚,吴承恩赢得莫名其妙,反派输得莫名其妙,反正吴承恩赢就完事了。在这部剧中,吴承恩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一部奇书,一点也不谦虚,每个人都说这本书是奇书。从这完全可以看得出六老师对自己的定位。吴承恩活着写奇书,六老师活着演经典。剧中有一个情节很能体现六老师西霸的思想,吴承恩给美猴王起了个名字叫孙悟空。其实六老师知道西游记在吴承恩之前就有很多版本了,这在戏中有所体现。但把孙悟空的命名权按到吴承恩头上,无非是想向人们说明孙悟空只能有我六小龄童一个。整部吴与西就是在宣扬吴承恩才是西游记的真正作者,背后反映的就是六小龄童就是吴承恩,就是孙悟空。孙悟空就是章氏猴戏的,就是章金莱的。
六老师一生执念,无非是学艺不精,文化不行,人品还跟不上,只能绑定孙悟空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后来估计发现这种西游记衍生出来的亚文化太多,所以只能绑定吴承恩来保住自己的地位。六学家不黑六老师的演技,根本不是六老师的演技没得黑,是因为和他人品的瑕疵比起来,他演技上的瑕疵根本不值一提。你说六老师演技好,你去一集不落地看完吴与西再来试试?六老师用过原声的电视剧,《荀慧生》是一部。我专门找到六老师出场的那集看了看,就是为了他的原声。演技且不说了,没看完,但声音真的不敢恭维,为什么六老师是烟酒嗓?为什么?六老师两大经典角色,算上吴承恩三个,孙悟空,花铁干,有哪个用了原声?六老师,你在演孙悟空的时候能用原声吗?敢用原声吗?
李杨老师对孙悟空形象的塑造功不可没。你或许会分不清丁健与六小龄童,但你绝对可以分辨李杨与六小龄童,原因就在声音的辨识度。
这部电视剧不是很成功,六小龄童的这部剧反响确实不是很好。
我感觉这部电视剧其实拍的不太好,没有拍出《吴承恩与西游记》之间他们的精髓。
这个电视剧还是挺别出心裁的,居然把《西游记》和吴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