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的张大爷遭遇电信诈骗,当他准备抵押房产时,被警方发现并拦截。民警反复上门劝说,张大爷却非常淡定,称自己防范意识强,绝对不会被骗,结果等民警走后,转身就将567万存款打入骗子账户。目前警方正对案件进行调查。为什么张大爷会被骗呢?
一是缺乏关爱。
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而言,活到这个年纪,他们基本不再以能力和金钱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而是用感情。我觉得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加倍的好。
一些骗子正是抓住了这点,以一手“温馨”的感情牌来填补老人们渴望关爱的内心空洞。与老人各种套近乎、嘘寒问暖,给予他们关爱,甚至比对自己的亲爹娘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感情牌的攻势下,老人很快败下阵来,上当受骗。甚至会出现文章开头那一幕,被骗了仍坚信对方是好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生活中更缺乏关爱,于是便成了骗子们选择下手的最佳目标。
二是“恐病”心理。
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上的某些器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这些毛病难免会给老年人带来生活不便及痛苦,所以他们总是担心小毛病会发展成为大毛病,以致影响寿命。
骗子们就抓住老年人的这一心理,展开骗局。一方面大讲小病不治可能酿成大病,甚至会产生癌变,另一方面大肆放大某种药品的疗效,甚至把保健品当成能治百病的神药,不管老年人问他们这种药能不能治某种病,他们都一概给予肯定的回答,以此来招徕生意达到骗钱的目的。而大多老年人对医药知识又了解甚少,缺乏防范意识,于是乎,一些骗子认为只要不把人“吃死”的药,就不会出问题,就可以大胆地吹嘘骗人。许多老年人花大钱买了一堆药,有的就是平常的保健品,根本治不了病,而更惨的是,有的却是假药。
三是贪小便宜心理。
人世间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贪小便宜的毛病,而大凡被骗,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贪小便宜。这些骗子总是先给老年人一些好处,比如,给老年人送小礼品;免费为老年人举办健康讲座;免费为老年人体检(有许多是假体检,会给你检出一大堆病来,为他们买药做铺垫);招待老年人免费用餐;带领老年人参观访问一些地方。以此拉近与老年人的感情,而后给你温柔的一刀,向你推荐药品保健品,那价格之贵就不用说了。由于老年人接受了他们的小恩小惠,多不好意思拒绝骗子的推销。
四是从众心理。
有时骗子也会找些人做托,让这些托先买他们的产品,并且要这些托大力为该产品说好话,以此来说明他们所卖的产品很受人欢迎,达到推销的目的。有时骗子会以非常优惠的条件向一些当地的老人推销产品,让这些老人先买了他们的产品,并让他们对自己身边的老人做宣传。而其他的老人看到后,就会在心里想,别人都买了,不怕受骗,我们为什么要担心受骗?这样,骗子行骗就更容易了。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老人们在遇到大额的消费,或者理财项目时,应多咨询家人的意见。为人子女要多陪伴老人,多嘱咐叮咛老人切勿上当受骗,倘若发现被骗,一定要及时报警。
因为老人不信啊,老人总相信骗子的忽悠,不过听起来的确很诱人
因为骗子们肯定是一种比较大胆的心理,觉得谁都可以骗,然后谁都会被他骗到,所以说就很猖獗
因为老人容易相信骗子,骗子能说到老人的心里去。
因为现在的老年人都被骗子的亲情牌洗脑了,就算知道是骗局也不想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