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首先需要足够的水分。因此,必须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露地播种苗,因植株小,宜用喷壶喷水,避免将小苗冲倒,土面泥土亦不至冲出沾污叶片。幼苗移植或定植后的灌溉对幼苗成活关系甚大,因移植时一部分根系受到损伤,吸水力减弱,若得不到及时的水分供给,幼苗的生长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死亡。等幼苗生长稳定后,再进行正常水分管理。
再次灌水应灌足,灌水量及灌水次数依季节、土质、气候条件及树木种类不同而异。夏季及春季干旱时期,应有较多的灌水;疏松土质的灌溉次数应比较为黏重的土质为多;晴天风大时应比阴天无风时多浇;喜湿的苗木(如垂柳)灌水次数要多,水量要大。
灌水时间因季节而异。夏季灌溉应在清晨和傍晚进行。因此时水温与地温相近,对根系生长活动影响小。冬季因朝夕气温较低,灌溉应在中午前后进行。
灌溉用水以软水为宜,尽量避免使用硬水。最好是河水,其次是池塘水和湖水。若要用井水,最好先抽出贮于池内,待水温升高后使用,否则因水温较低,对植物根系生长不利。河沟的水富含养分,水温亦较高,适合用于灌溉。小面积灌溉也可采用自来水,但费用较高。有泉水的地方,可用泉水灌溉。
雨季注意排水。雨季到来之前,应整修好排水系统。雨季要注意排水。如遇连续阴雨或特大暴雨,应在雨停之后半天之内将雨水排净,以免造成涝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