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戴维说:“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企业文化对其战略的支持。”这充分说明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就如同思想对于人,一个人再强壮再健康,如果没有思想,也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而已,所以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成熟的企业,必将会被“群狼”吃掉。
一、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上下工夫
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对自如,才能把企业做大做精做强。海尔的员工在许多跨国巨头公司的高薪面前毫不动摇,就是因为他们热爱自己的企业,他们认为在海尔更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把海尔当成了自己的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某种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着重强调人本管理,其根本性的意义在于确定人的中心地位,培养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从而达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都会通过企业中的人表现出来,因此,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是否体现了人的价值已成为衡量企业文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企业不仅要出产品,更要出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事业育人、以待遇感人、以感情系人、以荣誉塑人,着力营造以依靠人、关心人、塑造人、激活人为核心的人本文化氛围,培育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为他们搭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在深层次上下工夫
企业文化在深层次上决定了企业制度的运作,没有文化的企业制度会机械化,没有制度的企业文化会软弱无力。企业文化可以推动企业制度不断创新,而创新的现代企业制度又可以给企业文化增添新的养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培育与之相配套的企业文化,并使两者做到良性互动、水乳交融。在海尔创业之初,张瑞敏忍痛下令用大锤砸毁了76台不合格的冰箱,就是给员工灌输“要么不干,要么就要争第一”的企业理念;燕京啤酒总经理李福成上任伊始,果断倒掉了1400多吨不合格的啤酒,就是实践“以全优的质量取信于民,以独特的风味取悦于民,以诚挚的态度服务于民”的企业理念,使全体员工树立起共同的价值观,从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依托,使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相伴而生。
企业文化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沟通促进融合。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很难把所有员工百分之百地协调起来,而员工一个很小的不当行为就可能从整体上破坏企业的形象,这就需要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互相融合,确立新形势下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强大的企业向心力。只有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协调互补、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外树品牌形象、内促协调配合的目的,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深层次上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还要努力把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20世纪8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讲到:一个企业要想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就要不断学习,随时了解全球各方面的新信息,学习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把企业变成学习型组织。大量实践证明,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关键是学习力问题,要生存就必须比对方的学习能力更强。企业文化建设重在营造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掀起一场“学习的革命”。把企业打造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企业迅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三、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在品牌上下工夫
品牌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古今中外的成功企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品牌。从美国通用和北京同仁堂的经久不衰,到现代企业联想、海尔、华为的飞跃发展可以看出,它们的成功正是因为它们精心培育了具有鲜明品牌特色的企业文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品牌的创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凝聚和实践。其实品牌的含金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企业文化依附在产品上的一种企业特有的、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素质、精神、作风以及公众形象,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企业的认知和接受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