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鹭,是典型涉禽类,体长约47厘米,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繁殖羽,头及颈深栗色,胸紫酱色。冬季,站立时具褐色纵纹,飞行时体白而背部深褐。虹膜褐色,嘴黄色,腿及脚绿灰色。通常无声,争吵时发出低沉的呱呱叫声。池鹭喜活动于沼泽、稻田、鱼塘、湖泊河流的浅水处,栖息于竹林、树林的枝干中,单只或3~5只结小群在水田或沼泽地中觅食,性不甚畏人。这种鸟以鱼类、蛙、昆虫为主,幼雏与成鸟的食物成分相类似。池鹭在每年5月上、中旬产卵,每窝产卵3~6枚。
主要分布于分于孟加拉至中国到东南亚地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也属于人们喜爱观赏的鸟类之一。池鹭这种鸟类并不全部都是留守鸟,有大部分是留守,但是也有一部分是会迁徙的。
在我国,池鹭被列为“三有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在多个省列为省内一级保护动物。池鹭是受到保护的,不能猎杀。
所谓无危物种指现存的物种中已经被评估但是不属于其他任何分类的物种。它们既不是濒危物种,也不是近危物种,亦不是需要保护生存环境的。这一类物种受威胁的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池鹭,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是的,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中,池鹭列为无危(LC)。
这主要是因为一是池鹭种群数量大;二是食性广,各种鱼、虾、螺、蛙、泥鳅、水生昆虫、蝗虫等都吃,也吃植物性食物;三是分布范围广,从东北亚到东亚、东南亚广泛分布,最南端达澳大利亚北部和西太平洋群岛。所以没有发现池鹭有生存危机。
但在我国,池鹭被列为“三有动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在多个省列为省内一级保护动物。池鹭是受到保护的,不能猎杀。
池鹭是保护动物,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池鹭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ver3.1——无危(LC)、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2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