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心而论,于魁智我也喜欢,但是跟马连良没法比。
十多年前,我非常喜欢于魁智。但是现在随着自己听戏的水平的提高,觉得他的演唱中规中矩,也没有什么不好,平淡,没什么特色,比较适合初学者听。
你觉得的“好听”可能也跟流派有关,现在唱马派的少,戏迷都喜欢“熟戏”,《空城计》也是杨派名剧;而且现在的音响也比以前好。
马老板演唱的潇洒个人认为无人能及,建议你看马连良电影版的《借东风》,第一次看的时候还非常小,从那以后,脑子里的诸葛亮就是马老板的那个样子。那是他十六岁就开始让他走红的戏。那时的演员功底强,会的戏多,唱念做打都拿得起来。
个人的喜好也是会有变化的,以前总觉得高派扯脖子唱,但是现在也觉得高派高亢嘹亮洪钟大吕一般。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
不是一个年代的。不是一个训练尺度的。行当的偏重不是一个类别的。演出场所不是一个设备的。总之不是一个档次的。马连良不管什么年代都能称得上大师。于魁智或许一辈子就是一位好的京剧演员。于魁智是继承。马连良不但继承,而且研究,发展。
本人不是票友,听的京剧段不算多,不懂什么专业知识,纯粹外行,但作为一个85后,京剧和样板戏的名段基本都听过。于魁智的老生唱的确实相当了得,唱功深厚,当今梨园无出其右,外公作为老票友也对他推崇有加,但窃以为于魁智唱腔过于老气横秋,字正腔圆却喜欢拿捏重音。马连良先生作为一代宗师无可争议,人品如何且不去评论,由于年代久远了些,只听过马老板三五段唱腔录音,简直惊为天人,有些理解了过去人们为什么痴迷京剧。以最有代表性的空城计选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为例,于马二人都唱过,皆广为流传,但于唱的规规矩矩死板生硬,如同学生写作业般,丝毫没有智计百出的诸葛孔明那种成竹在胸的气度。马虽然只是很早的录音,但气息婉转,潇洒自如,把诸葛孔明戏耍司马仲达的那份戏谑表现得活灵活现,令我这个外行都拍案叫绝。所以我认为,马连良是一代宗师,而于魁智只能算是当代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