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电站的主要危害

2025-02-24 17:00:3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是由泄漏到反应堆厂房里的氢气和空气反应发生的爆炸。
福岛核电站使用MOX燃料,燃料棒外壳为锆合金。由于地震和海啸导致应急冷却系统故障,反应堆内冷却水平面一度下降,并导致堆芯裸露。冷却不足使燃料棒外壳温度超过锆-水反应极限温度,从而发生锆-水反应生成大量氢气。
新闻照片中所看到的炸毁的屋顶是反应堆的厂房而不是安全壳。堆芯锆-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曾一直封闭在厂房中的安全壳之内。氢气泄漏到厂房中是在安全壳内压力升高时,从泄压安全阀的气体通道排出的。由于厂房中氢气相对空气的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在遇到高温甚至明火后便发生了爆炸。爆炸的威力掀掉了厂房的屋顶,只剩下钢筋骨架。没有确凿证据证实爆炸导致安全壳破损,安全壳是否破损以及破损的原因还需等待最终的调查报告。核危机之殇东京电力计划为第一核电站增建两座反应堆。 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在一份声明中说,受11日大地震影响而自动停止运转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中央控制室的放射线水平已达到正常数值的1000倍。而最新公报说,这一核电站大门附近的放射线量继续上升,12日上午9时10分已经达到正常水平的70倍以上。
这是日本有关部门首次确认有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日本福岛县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周边的双叶町、大熊町、富冈町的全部居民12日上午开始到划定的危险区域之外避难,总计约两万人。
为了防止安放核反应堆的容器内气压升高,导致容器无法承受压力而破损,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已下令东京电力公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号和2号机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释放到外部。
东京电力公司准备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3座反应堆中,首先释放事态最为严重的1号机组的蒸汽。而2号和3号机组,如果冷却反应堆的功能无法尽快恢复,也将采取同样措施。
东京电力公司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将通过一个巨大水池,再从排气筒释放出去。过水的时候,放射性物质将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同时工作人员将一直在排气筒的出口观测放射性物质的数量。
此外,福岛第二核电站已经丧失冷却功能,东京电力公司已经开始释放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以减少容器压力,防止更大破损。该公司还准备将核电站内另外两座反应堆的蒸汽释放到外部。
这是日本首次采取核电站打开阀门向外释放蒸汽的紧急避险措施。尽管这一举措也有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但这样可以避免容器破损导致核电站失去封闭机能。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表示,根据事前评估,即使释放出放射性物质,也将是微量的。保安院指出,由于政府已经决定扩大避难地区,并且风向是吹向大海的,因此能够确保居民安全。 核泄漏持续恶化 。
日本福岛1号核电站面临的紧急情况15日迅速走向恶化:先是2号反应堆外壳在爆炸中受损,造成含有放射物的冷却水不断流出。紧接着,一直平静的4号反应堆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即发布命令,要求距核电站30公里内居民呆在家中避险。有消息称,日本抢险队员已经从福岛1号核电站2号反应堆所在机房撤走,这表明反应堆厚厚的钢结构外壳可能因15日清晨的爆炸而“破损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状态。日本政府发布警告说,福岛1号核电站可能正在泄漏出更多放射性物质,对民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日本政府发言人表示,虽然福岛核电站4号反应堆内没有正在使用的核燃料,但却存放着大量使用过的燃料棒,因此,救援人员正在全力灭火,防止这些同样需要降温的“核废料”继续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上述最新进展表示,福岛1号核电站的局势可能急转直下,变得无法收拾。
一旦救援人员不能很快返回福岛核电站继续为这四个反应堆“退烧”,堆内核燃料将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完全融毁现象”。那样的话,像熔岩一样滚烫的核燃料会突破反应堆15厘米厚的燃料舱钢结构保护体束缚,给日本和周边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核灾难。
此前,因阀门故障,日本救援人员一度无法打开2号反应堆排气口,结果造成堆内压力极高,同时也造成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海水根本无法注入其中。这意味着日本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最后办法失灵,以致大量核燃料暴露在空气中达数小时之久,发生核泄漏可能性极大。
虽然救援人员最终修复了减压阀,但仍无法让海水完全漫过发热的燃料棒,其结果就是2号反应堆内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其中发生了猛烈地爆炸。日本政府和福岛核电站仍然坚持表示,当地不会发生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严重的泄露事故。日本只能继续向四个反应堆内注水降温,同时不断排出带有放射性污染物的蒸汽,并希望当地始终保持西风,不要刮东风和南风,否则日本首都东京和朝鲜半岛都将遭受污染。与此同时,就是等着反应堆自然降温至安全状态,然后彻底将这个核电站封存废弃。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有关资料显示,铯137则会造成人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美国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状态与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情况类似。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被定为5级,当时由于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
碘131半衰期8天
铯137半衰期30.17年 2011年3月,因福岛核电站爆炸而泄露的放射性物质正在乘北风向日本各地扩散开。日本文部省表示,放射性物质检测到的数值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已要求各地的有关部门提高测定频率。
2011年3月12日,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初步定为4级。
2011年3月15日,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附近测量结果显示,核辐射水平比法定标准高出400倍。
低浓度放射微粒正从日本福岛核电站向东漂移,预计将在数日内抵达北美。但这一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预计放射微粒还会穿越大西洋,最终抵达欧洲。
2011年3月23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曾13次在厂区内检测到中子辐射。
危机态势极严重
2011年3月16日日本福岛核电厂4号反应堆废燃料棒储存池的水已经干涸,4号反应堆废燃料棒储存池没有水,现场辐射读数“非常高”,可能抢救人员将无法阻止废燃料棒过热、最后熔化,废燃料棒外壳也会燃烧,把辐射物质释出到广大区域。联合国核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干事长天野之弥,准备前往日本,掌握第一手信息。天野之弥认为,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情势发展“非常严重”,但还不是断言“失控”的时候。当天观测辐射值过高因此自卫队现场指挥决定暂不起飞洒水直升机,当晚防卫大臣与现场指挥商定第二天必须飞行洒水。
2011年3月17日日本防卫省表示,陆上自卫队的两架直升机已开始向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机组注水。当地时间17日上午11时01分左右,自卫队两架直升机开始对第一核电站三号机组开始注水作业。这样的注水作业据信已进行了至少四次。
2011年3月17日上午由日本陆上自卫队进行空中放水之后,经过测量,福岛核电站现阶段的核辐射指数没有变化。
事态回转路漫漫
2011年3月福岛核电站的泄漏等级至少已经与美国三哩岛1979年的核泄漏事件相同。
2011年3月28日,根据已检测到的数据显示,此次日本核泄漏已经达到切诺贝利核电站的污染水平。
工程师们还需将电缆接到核电站内,以争取重启冷却水泵,以冷却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六座核反应堆。福岛位于东京以北约240公里处。近300名工程师在福岛核电站半径20公里的疏散区内工作,尽力找出重启冷却水泵的方案,为其中四座反应堆的燃料棒进行冷却。东京电力已接通外部输电线,确认已经可以供电,同时消防卡车彻夜向三号反应堆洒水以冷却其燃料棒,因为三号反应堆使用的是铀和剧毒物质钸的混合氧化物燃料。
东京电力工程师们正在核电站内铺设另外1480米电缆,之后才能启动二号反应堆的冷却水泵,之后一号、三号和四号反应堆周末将相继启动冷却水泵。如果冷却水泵能够启动,这场抗击核辐射战斗将迎来转折点。
不过东电的这一努力如果还是未能奏效,将面临以混凝土“封存”反应堆,阻止灾难性核泄漏。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巨大泄漏事故最终就是以“封存”反应堆的方式解决。
无法预测不乐观
2011年3月15日发生的氢气爆炸中,2号反应堆内部连接安全壳的压力控制室出现了破损,由于注水降温工作,反应堆地下室内出现了大量积水。继1号反应堆地下室积水出现异常后,2号反应堆的地下积水放射量也是正常状态的1万倍。
2011年3月24日,由于冒出黑烟而被迫中断的3号反应堆的修复工作重新开始,但3名作业人员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其中2名已被送往医院。2号反应堆地下积水放射量异常,成为修复工作的一大阻碍。1、2号反应堆的修复工作已被迫全部中断。
2011年3月2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受此次大地震的严重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由于25日相继监测到核电站1、2号反应堆地下积水的辐射量出现异常,是平常的1万倍,修复工作暂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