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人怎样的海洋意识

2025-04-26 22:42: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资源意识、外交意识、航海意识。
郑和下西洋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前奏,与之后欧洲探险家的地理大发现共同开启了东西方海洋交流的新阶段。东西方交流的范围因大航海时代而空前扩大,间接、间歇的交流因此而转变为直接与频繁的交流。郑和下西洋将东亚和南洋的各个分离的地区连成了一片,为之后欧洲探险家的东方之行打开了广阔的海域。地理大发现使东西方地区隔离的状况开始解体,西方和东方分别跳出地中海和东亚海域的局限,面对整个世界的新旧大陆。大航海时代之后世界海陆知识的范围,由原来约5千万平方英里,拓展为3.1亿平方英里,东西方传统的地区性海上贸易,由此演变为面向世界市场的全球贸易。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前奏,郑和下西洋使明人逐渐认识到海路的重要性。海路有利于将东西方相互隔离的地区,联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治理好国内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海洋交通事业,东西航路是否通畅,不仅有关明朝的“建邦大业”,也关系到沿海周边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兴衰。郑和下西洋所打通的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路,为明末以后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的直接来华做了交通上的准备,传教士所带来的海外世界的新内容,也为明人重新理解世界、认识海洋奠定了基础。文明舞台限于亚欧大陆的格局归于终结,东西方开始进入了一个互相认识的全新时期,文明冲突与交融渗透到了全球的各个空间。

回答2: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散财之举给南洋,西洋各国带来了经济实惠;   
3.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从此,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4.由于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没有发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