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应用注重适时的补饲精料,确保生长健康与营养均衡。基础母牛生产前60d,每天补饲精料在1.0~1.5kg,生产后120d每天补饲精料1.5~2.5kg,便于母牛产奶、增加配种受胎率。精料的主要成分为:玉米、豆粕、麸皮。
其中,玉米53%、豆粕20%、麸皮25%、石粉1%、食盐1%。冬天青饲料较少养殖人员注重维生素A的补给。
母牛养殖管理
不同时期的母牛通过科学的营养搭配与饲养管理,犊牛生长至6月龄注重机体能力的提高、促进瘤胃功能、提高成活率,初乳饲喂、优质草料供给、精细化管理,犊牛成活率能够达到95%以上。育成母牛将是生长发育、配种作为目标。
精料、粗料为中等阶段不仅确保了营养供给,又节约了饲料。母牛生产前与生产后养殖人员注重养料供给,提升受胎率。围产期母牛应独立养殖进行全过程管理,做好产后疾病防控,确保母牛健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母牛
母牛产后应观察其胎衣排出情况,产后48小时内如果胎衣未排,应及时请兽医治疗。胎衣排出不完整也应治疗,以防造成子宫炎症,影响以后的配种受胎。
母牛产后全身虚弱,感到十分疲劳和口渴,应给予15~20千克温热小麦麸盐水汤(其配方是:10升水中加小麦麸1~1.5千克、食盐50~100克、红糖0.5~1千克、益母草或益母草膏1千克)或稀粥料,以补充分娩时体内水分的消耗和恢复体力,防止奶牛产后便秘。如果奶牛产后及时喂饮一定量羊水,有利于奶牛胎衣顺利排出。
对产后母牛应给予较好照顾,尽量舍内饲养,日粮应以容易消化、营养价值全面的青粗饲料为主,如各种青贮、优质青干草、少量精料等。产后2~3天,喂给优质干草2~3千克,数量由少到多,适当补给小麦麸、玉米,控制催奶;产后4~5天,根据情况逐渐增加精料、多汁料、青贮料和干草的给量,精料每日增加 0.5~1千克,直到7~8天达到给料标准,日采食干物质中精饲料比例逐步达到50%~55%,一般日喂混合粗饲料10~15千克。至产后15天,青贮料达20千克以上,干草3~4千克,多汁饲料3~4千克。在增加精料过程中还要观察牛的粪便和乳房的情况,如果水肿仍不消退,应适当减少精料和多汁料。母牛产后1周内应供给温水,不宜饮凉水以防患病。严禁饲喂难消化、大容积、促使腹泻和便秘、不新鲜和冰冻发霉的饲草
0-2月龄,每天给3遍奶,第三天开始补水,补精料,最好用颗粒料,蛋白高点,记住2个月内不能给草。
2个月龄可以断奶了,断奶后日粮中可以补充10-20%燕麦草,草和精料可以分开给,也可以混在一起给,混在一起给千万不要把颗粒料打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