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好性格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

2025-02-26 01:55:2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YxZLYQ8DegiTf7_VMoQHlA

 提取码: y7f5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不一定完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一个人的性格是在很小的时候开始形成的,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好的性格,父母从小应该怎样培养呢?下面的一些巧虎好性格故事馆 或许可以供各位家长参考。

回答2:

育心经典国学教育指导师毛慧青认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比如孩子有了偏食、不讲卫生、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自我为中心、性格急躁、多动、不讲礼貌、冷漠、不合群等一系列不良行为习惯,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为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的健康、成就与快乐85%取决于这些习惯和性格。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因此孩子良好的习惯、性格的培养是为孩子的一生做准备,对孩子一生负责的教育关键。而经典教育正是把握了这个教育关键点,从根本上开发孩子的心灵智慧,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
一个人是否优秀和卓越,要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方面是“做人”怎么样,一方面是“做事”怎么样。一个人如果做人做得好,大家都希望和他一起共事。同时做事也做得好,能给大家树立榜样,让大家佩服,那这个人一定是个优秀的人,只要有机会,就能获得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大家常常说的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可见,做人的基础太重要了,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就是良好的道德修养。
育德的最好方式就是诵读经典,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思想、智慧都存在于这个民族的经典中,古今中外无一例外。一个孩子如果有正确的幸福观,对内有责任心,能够修炼自己的德行,对外有爱心,能够展露自己的才华,将来想不杰出都难。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关于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与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新世纪国学启蒙教育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湖南省中西文化经典导读实验科研课题”等系列关于经典教育的“十五”、“十一五”课题成果再次有力地证明了经典的教育价值。实验证实经典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记忆力得到锻炼;
2、整体认读、大量识字;
3、道德品质得到熏陶;
4、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得到提高:
5、养成了良好学习的习惯:
6、培养了阅读能力:
7、练好了标准的普通话:
8、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9、文学功底得到加强;
10、自信心大大增强。
对孩子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学习努力的程度,更取决于学习的专注力、记忆力的强弱、理解能力的高低。幼儿园的孩子通过三年经典教育,能够达到高中,甚至大学中文系学生的语文水平。这些孩子学习能力好,理解力强,逻辑分析能力也高,喜欢读书,善于融会贯通,创新能力强。学好教科书当然轻松,考试升学对他们来说自然也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各类读物那么多,为什么只有读经典才有这些效果呢?难道读别的不行吗?实验发现,儿童之所以能够通过每天15-30分钟的时间轻松、简单的诵读经典,就能够得到全方位地提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材是“高度浓缩又相互关联的智慧思想体系”学习经典最终的目的是要悟入经典的智慧,内化成壁变为生命的智慧,最终运用于生活实践。阅读会影响和改变人的思维,而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想而知,高质量的阅读影响人的一生。

回答3:

身教胜言教。做父母的要有原则性,及时肯定好的,多正面肯定,少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而是这样就是好宝宝。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