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抗与逃避。面对压力时,大脑释放出一种激素,导致肌肉紧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类反应常见于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压力事件,如丢了工作、亲人去世等。此时,对抗者选择迎难而上,逃避者选择远离。
2、默默承受。主要表现为既不对抗也不逃避,而是默默承受压力。长此以往,易致各种疾病,如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3、反应迟钝。面对压力,有些人像被冻住了,无法做出任何行动反应。但压力引发的生理反应不会停滞,因此带来的慢性压力伤害仍存在。
4、情绪过载。突然且过大的压力会导致一个人出现慌乱情绪。美国祖克尔-希尔赛德医院临床心理医生柯蒂斯·赖辛格博士说,就像一头鹿被置于聚光灯下,会不知所措。一旦人体无法承受同时袭来的过多情感,就可能患病。
5、极度疲惫。赖辛格博士说,为提供更多能量应对压力,大脑会自发调动大量葡萄糖。当大脑耗能过多,人就会感到疲惫、困倦。此时,只有即刻的睡眠才能补充消耗过多的能量。通常,婴幼儿出现这种反应较多。因为儿童的抗压“资源”较少,只能靠睡眠应对压力。对这类人而言,储存的能量越多,抗压能力越强。但需提醒,嗜睡也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应予以区别。
1.多听舒缓音乐
音乐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音乐,但是不同的音乐又能把人带到不一样的意境。科学家研究过,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调影响人的情绪,或悲伤,或愤怒,或平静。所以太过激昂或者太过悲伤的音乐还是不要常听,这都会对自己的心情产生不好的影响。如果自己本就处于伤心的状态,那么听悲伤的歌曲更加不容易消化,会让自己越陷越深。多听些和爱舒缓的歌曲,对陶冶自己的情操,调节自己的情绪会有很好的效果。平静或快乐的音乐对减轻人的焦虑也是很有帮助。
2. 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让你身体健康,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可以保持身心愉悦。当你全身心投入运动中,运动可以转移注意力,可以让人从负面情绪走出,通过运动你能越来越有活力,虽然激烈运动之后你会很累,但是你累过之后,你会觉得全身轻松,运动还能保证你有一个好的睡眠,好的睡眠对人的情绪调节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多吸收一些正能量
所谓的正能量就是大家常说的“鸡汤”,虽说“鸡汤文”看多了不好,对人塑造真正的价值观产生影响,给人以正确的假象。但是,生活已经很辛苦,少量得阅读关于传输正能量的文章和视频,确实能给人有鼓励推进作用,生活中到处都是负能量,没有一点阳光照耀,看不到一点希望,只会让生活越来越黑暗,虽然是假象,但也总算是能让自己的心灵有这么个支撑。
4.不要心急,沉淀自己
不断提升自己,就是不断学习,掌握技能,为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梦想作铺垫。现在的人焦虑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成功的道路崎岖,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己的实力企及不了自己的野心,心理过大的落差造成的心理焦虑。所以,要想不焦虑,就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奔向成功的道路虽然困难,但是沿路的风景还是值得留念。学会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一个一个得实现,你就不会太辛苦。慢慢来,虽然走得慢,但是只要目标坚定,总会到达自己想去的远方。
5.享受饮食
做到不暴饮暴食,也不缩减自己的食量,健康饮食,有焦虑症的人建议饮食要营养搭配均衡,多吃全麦谷类食物,水果蔬菜,富含丰富蛋白质食品,保证自己身体良好运作。油炸辛辣食品少吃,不让自己处于饥饿,也不要让自己吃撑。健康饮食对情绪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把人的基本需求解决了,心理问题才容易解决。
有时候会像狮子一样暴躁,有时候又会像林黛玉一样多愁善感。别人看起来经常是心事重重的样子。会莫名奇妙的生自己亲近人的气。吃不下饭,没有食欲。很晚睡觉,睡眠很浅,有时候会突然从梦中惊醒。早上不想起来,不是想睡觉,而是不想面对新一天的生活。经常脑子会出现一些莫名奇妙或者很可怕的想法。想要跟别人倾吐,但是又说不出来,很孤独。
一般我紧张就会手脚冰冷,就是大热天也会,然后呼吸困难,呼吸很浅,呼吸声很大,表情比较僵硬,心情烦躁焦虑。更多时候会有点暴饮暴食吧,,近几年也在控制自己的这种行为,毕竟对身体没好处,,开始运动,规律作息,每天看书,练练字转移注意力。
总是喜欢去想还没发生的事,并且都是坏事,为此感到压力大,沮丧。听歌,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压在心里,听着听着就哭了。总是逃避自己。对周围很多东西都提不起兴趣5.这天没完成的事情明天会感到后悔,生气,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