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总是有那么一些人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但是却有相同或者相似的结局,比如说今天说到的主人公白起和霍去病,他们二人都是军功卓绝的将军,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但是结局却比较惨,造成这样反转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点原因来说,自古功臣被杀逃不脱的原因就是功高震主,他们二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力超群,这一点既是好事又是一件坏事,好事好在可以让君主赏识,一路加官进爵,分分钟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坏就坏在,一旦权力大了,就会被君主怀疑是不是会功劳太高让很多百姓只记得战神不记得皇帝了,或者是打的仗多了,会不会有想要取代君主的想法等等,这些都会是他们的催命符。
第二点原因是,两个人因为军功可能会遭人妒忌,就像如果皇帝经常赏识一个人,遇到好事都会想到让自己中意的那个人去办,对于别人来说自然心里不乐意,所以就会有人专门陷害他们,比如白起就和范雎之间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只要有人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坏话,再加上皇帝本身的猜疑,基本上没有几个会有好的结局。
第三点原因就是自身性格决定的,一般有才能的人都是自命清高的人,会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而且情商不高,在为人处事方面存在缺陷,所以难免会出现问题,这也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白起和霍去病就是典型的代表。
查一下吴起,孙武,李靖,卫青,李牧,戚继光再说话吧,中国未尝败绩的猛将海了去了,就算是韩信,他从自己独自领兵开始都没有吃过败仗。在早一点,晋国的先轸也是从无败绩,城濮之战,崤之战更是开创了歼灭战的先河。要是说最强战神还是白起,一生七十多战毫无败绩,整个战国时期伤亡两百万一半都是他干的。冠军侯是个狠人,但是死的早,打的仗也少,所以很难断定他能不能像白起一样七十余战无败绩。
虽然是不同的时代,但是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人,不都是只有死亡的下场吗?
战乱的时候需要他们的能力,可是和平年代只能带来隐患,所以只能被杀。
白起指出了秦昭襄王的错误,秦昭襄王在之后的败仗中迁怒于白起,白起被赐死是主观因素;而霍去病是因病英年早逝,属于客观原因不可抗力,霍去病的结局比白起好多了。
这些将军功高震主,他们的功绩太大了,大到能够威胁到皇帝的位置,所以皇帝对其很有猜疑,才会落得不得善终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