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单位负责编制会计报表多年,也经常会遇到上面的问题。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应用,是为了以前会计处理的错误,在当期才发现而设置的。
举个例子,假如你在2018年3月发现2017年某一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错误,但2017年的报表已经审计报出,也不可能再进行更改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就用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了。
按照正确的会计处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借记成本费用,贷累计折旧科目,而成本费用最终影响2017年的未分配利润。所以在2017年已经结账的情况下,如果要调整2017年的成本费用,收入等,就都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来替代。
上边那个例子就是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累计折旧。
在编制报表时,当然不可能影响2018年当期的利润表,但会影响到2018年的年初数。
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单独的报表,叫做“资产负债表年初数调整表”和“利润表年初数调整表”。凡是涉及到以前年度调整的,都要编制这两张报表,视同在2018年年初错误就已经调整完毕。
我是AB型双子座,欢迎和我一起探讨!
以前年度损益是指企业相对于当期而言之前的损益计算误差,也就是在本年度计算之前的已经制成上一年度财务报表中的记录错误的部分数据,或多计或少计所导致的盈亏数额。但是当期调整该部分错误数据并不影响本年的利润总额。
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有两种,第一种推翻前一年度的财务报表,把错误的多计或者少计的会计科目纠正为正确的数据,所以前年年度报表的资产负债和利润报表可能发生改变,对于今年的年度报表不产生影响。第二种,在不改变以前年度报表的情况下,计入当期的财务报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科目下,进行相应的盈余公积金的调整,此时并不会改变档期的本年利润项目。
简单的来说,第一种直接从源头上改正所记录错误的数据,第二种则是在当期逆向添加错误的数据进入以前年度损益,用公司保留在会计报表中的留存收益或者盈余公积金来调整。举个简单的数据说明第二种方式,比如某公司前年度多计了100的收益,那么在当期在以前年度损益中记录该100的收益以费用的形式,在年末结转至利润分配里面,然后以公司的盈余公积金减免该100的费用,最终本年利润不变,资产负债不变,仅仅改变了盈余公积金。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来讲纠正的两种方法,具体操作中难免设计其他实际因素,比如对于应缴多少税费,这就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了。你必须在考虑错记的金额时同时考虑是否多缴或者少缴税款,在计入以前年度损益时同时扣除该部分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