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台湾电视剧《恶作剧之吻》的插曲以及片尾曲?

2025-02-23 12:38:4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恶作剧之吻》台湾版 原声大碟

http://bbs.imp3.net/viewthread.php?tid=234305

01 Dream Waltz 故事从一封情书开始,看似梦幻华尔滋的浪漫开场…竟被当场拒绝!
02 Say U Love Me (湘琴求爱之片头主题曲,铁竹堂 Jason+南拳妈妈 Lara 主唱)
03 遇到 (湘琴与直树之邂逅主题)
04 爱情海 (直树之温柔主题)
05 听见 (湘琴之暗恋心情主题)
06 Say U Love Me (Guitar Version)
07 靠近一点点 (湘琴之越挫越勇主题,南拳妈妈 Lara 主唱)
08 能不能 (直树与湘琴之雨中接吻主题)
09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湘琴之单恋主题)
10 和平世界 (Guitar Version)
11 后悔 (阿金之失恋主题)
12 恶作剧 (浪漫片尾曲,新人王蓝茵主唱)
13 Sky (爱情海英文版)

回答2:

《草原》教学设计
李静 发表于 2006-4-9 18:23:27

一、说教材。

《草原》是小语十一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上生活的人民,从中使我们受到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课文所处的位置又决定着它承担“静态与动态”这一读写训练任务。

小语《新大纲》对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是: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鉴于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了解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受到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 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动态的描写。

3、 学习生字词,练习用关联词造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小节。

教学重点:

1、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写的情景。

2、 体会动、静态描写。

教学难点:

文章最后一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 说教法。

《草原》一文以优美的文字,活泼的笔调,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是一篇有明显美育特点的好教材。因此,教学设计中,我紧扣目标要求,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渗透审美教育。

1、 运用电教媒体,感受美。

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能再现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纷繁世界,使语言内容变抽象为具体,使语文教学信息传递由静态变为动态,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欲望。因此,教学开始,我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你们到过草原吗?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上生活的人民。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之后,放草原风光的录像。这样,学生在老师感情充沛的语言描述中,在活动的画面里,亲身体验草原的美景,在感观上获得了美的享受。

2、 品析词句,理解美。

语文素质教育中的目标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扎扎实实加强基本功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教学这句,我让学生用换词比较和省词比较的方法。把“清鲜”换成“新鲜”,“明朗”换成“晴朗”,并把“那么……那么……”删去,让学生与原句比较,比较中学生才会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无污染,青草净化了空气,也正因为空气清爽新鲜,草原的天空才明朗纯净。

作者在写小丘时,有这样一句话:“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由于“渲染”和“勾勒”都是美术上的专有名词,讲起来抽象难懂,因此,我让学生观看录像,通过老师用美术描绘的方法来理解。这样,寥寥几笔,便轻松理解了句子的含义。

《草原》中写羊群在小丘上“上上下下”,真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我让学生想象,然后用自己的比喻句重新描述这样的美景。想象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原文描写的羊群的静态和动态美,更深层次地体味了美的意境。这时,教学的重点也突破了。

3、指导朗读,品味美。

文章文情并茂,必须突出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诵读中使作品的语言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出之于口,入之于耳,了然于心。因此,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齐读,指名读,自由读,引读,背诵。在读的方法上,侧重比较朗读,在比较中,不但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分寸感,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规律。

三、说学法。

1、 整体感知。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先对文章内容及其流露的思想感情有个初步的认识,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因此,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观看草原美景的录像,然后再浏览课文,看看文章都讲了些什么?

2、 抓重点词理解句子。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如“一碧千里”“茫茫”“翠色欲流”等,更能突出草原的辽阔壮美,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教学中,学习句子应先理解重点词。

3、 展开想象。发达的想象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发展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对羊群的描写上,作者初入草原的感受上,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

4、比较诵读。在比较中诵读,便于学生抓住词句的特性加以品味,体味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情趣感,意蕴感。除换词比较,省词比较外,在文章的矛盾处也可以去比较。

四、说程序。

(一) 情境渲染,激发兴趣。

1、 谁去过草原?

2、 师: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草原上生活的人民。今天,让我们共同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3、 放录像。

(二) 整体感知,重点阅读。

1、 浏览课文,看文章讲了些什么?

2、 自由选择1——2个最动人的画面,划出有关语句,并写出自己的初步体会。

3、 四人小组交流。

(三) 交流体会,指导朗读。

理解句子的方法:1、抓重点词理解。

2、展开想象。

3、比较法。

4、 媒体演示法。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3草原

美丽——景色

热情——迎客

盛情——款待

回答3:

片尾是 恶作剧 王蓝茵唱的
插曲 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 靠近一点点 lara唱的 南拳妈妈里的

回答4:

<恶作剧之吻>王蓝因
<后悔>
<靠近一点点>
<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