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xià,由于望厦村内很多村民是来自福建厦门,“望厦”有遥望厦门的意思,所以“厦”与“厦门”之“厦”同音。
《望厦条约》是美国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即《中美五口通商章程》。1844年7月,美国强迫清政府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野史清政府与美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此条约共三十四款,其中规定美国享受英国在《南京条约》及《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除割地赔款外所夺得的一切特权,还扩大了领事裁判权范围;美国兵船可横行中国领海;并得在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建立医院和教堂,进行文化侵略。
扩展资料
签约背景
在林则徐领导的广州禁烟运动中,美国鸦片贩子的利益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于1839年5月联合上书美国国会,要求美国政府与英、法、荷等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派加尼率东印度舰队来中国沿海护侨,保护美国利益。而加尼在得知《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后,径自致函两广总督祁贡,要求最惠国待遇,未果。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华盛顿,美国总统约翰·泰勒于1842年12月咨会国会,要求派遣代表来华商谈建立新的经济关系。1843年5月,美国政府派顾盛为特使来华,其使命就是要求中方给予美国与英国同等的通商条件。1844年2月,顾盛到达澳门。6月18日,清钦差大臣、两广总督耆英与顾盛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进行会谈。
在谈判过程中,美方软硬兼施,采用讹诈的手法,胁迫中方谈判者。耆英屈服于压力,抱着“一视同仁”的宗旨,接受了美方所拟定的条约草案。7月3日,双方正式签订《中美五口通商章程》与《海关税则》,因签约地在澳门望厦村,所以又称《望厦条约》。
历史影响
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 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厦条约
应该读xià,由于望厦村内很多村民是来自福建厦门,“望厦”之名有遥望厦门的含意,所以此“厦”与“厦门”之“厦”同音。
Word里面的 格式→中文版式→拼音指南,一般的输入法没有。
厦的读音是xia,是四声
sha 第四声
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