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提到秦始皇的时候都不知道该用哪个称呼:秦始皇,始皇帝,嬴政,千古一帝...叫哪个是正确的呢?

2025-02-22 22:08: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赵政称帝后,自称“始皇帝”,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

当时的其他人也可称其为“始皇帝”或“始皇”

 

而“秦始皇”或“秦始皇帝”则是后世对其称呼,如《汉书》:“秦始皇帝尝曰东南有天子气”

 

赢政——这是现在常见的说法,其实在当时是不可能的。汉代以前,姓、氏是分开的,男子称氏不称姓,只有女子出嫁才用姓。

嬴是秦国王室的姓,但男性成员是不会用的。

 

 

至于“千古一帝”,则是后人对其的评价,出现很晚。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回答2:

  其实都可以的,但最常用的是秦始皇,朋友你列举的这些称谓里不自觉地把“秦始皇”排在了第一;另外“每次提到......"这句话也是用的“秦始皇”,可见,“秦始皇”使用频率是最高的。

回答3:

关于秦始皇的称呼,有以下几种:
如果称其职位,那就是始皇帝,秦之后则称之为秦始皇。
如果称其私名,则是赵政。而不是嬴政。
为什么不是嬴政而是赵政呢?因为“嬴”只是秦始皇家族祖先的古姓(古姓就是部落社会时期部族的名称,而不是现代意义的姓,不用来组合人名),所以“嬴政”这个名字,从根本上说就是个错误。秦始皇家族真正的现代姓(当时叫氏)其实是“赵”,赵是嬴姓首领伯益的后裔家族的名号,西周中期以后伯益的后裔就是赵氏。前面说了,氏是家庭的名号(代号),后来人们渐渐把这个名号放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形成“氏+名”的现代姓名模式。秦始皇是嬴姓不错,但是更精确地说他是嬴姓赵氏,所以他的正式名字是“赵政”。那为什么现在人很少称其为“赵政”,这是因为在周代,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称谓模式。秦是诸侯国,其君主一般不被告以私名相称,而是以君位或谥号相称,先秦的史书中不可能称其私名“赵政”,故而没有记载,也就不为普通人所知。而“嬴政”的出现和相对普遍,只不过因为这个错误存世的时间太久,社会影响非常深,纠正起来困难程度很高,现在通俗作品中也就不深究这个问题,只有专业人士才知道他叫赵政。(就像人们习惯叫“包公”,只有熟悉情况的人才会叫“包拯”一样)。
至于“千古一帝”,只是后人对他的一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