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习,是对新知识的熟悉过程,主要看明天的知识点在哪里。简单的说就是:标重点。
2、上课,是对预习的补充,重点内容重点学习,要学会并掌握。
3、作业,是对上课时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和练习,巩固并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
4、复习,是对近期所有的重点进行梳理,专一复习遗忘的重点。
好的学生善于抓住老师一笔带过的内容,记录下来。同时,除了一些基础内容、重要知识点外,老师上课讲的题外话也很重要,它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另外,课后要养成把一些课外阅读的内容补充到笔记中去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对好学生而言与其说是 “课堂记录”,不如说是一本“百科全书”。
1、养成预习习惯。
每天晚上,孩子自己去寻找第二天上课要学习的内容,把教科书看一遍,自己寻找到重点难点,做好记录。每节课后做好下一节上课的准备。把下一节要用的课本、笔记、参考资料准备好,以免到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2、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所谓定时,就是对于哪些时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