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大方面,然后你再补充一下细节:
一、落实消防责任,加强消防管理
1、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确定各级责任人,制订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加大消防投入,加强日常消防管理,消除消防违法行为,整改火灾隐患
2、制订消防工作计划,开展每月一次的防火安全检查,加强日常的防火巡查,确定重点防火部位,明确检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时责成有关车间班组改正
二、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和演习
1、对全体员工开展一次消防知识培训,重点培训岗位防火技术,操作规程,灭火器和消防栓使用办法,疏散逃生知识,消防基本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在全体员工中组织开展一次消防演习,练习灭火技能和组织疏散逃生的技能
三、完善技术防范措施
1、对工厂各部位、岗位的火灾危险性进行一次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检查和完善消防报警系统、消防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消防疏散和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消防车通道、防火卷帘、防排烟系统、应急消防广播以及灭火器等,保证完好
3、安装监控装备,与消防设施联动,及早发现和排除火灾隐患
四、加强火源监管
1、认真分析工厂能产生火源的部位,逐一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2、对电线、电气用品的选用、质量、日常管理要格外重视
3、对使用明火要进行审批,尤其是电气焊和设备检修,建筑装修等
4、检查防雷电和防静电设施,保证完好
5、检查生产中容易产生火花和有可燃易爆气体的场所,是否有防火防爆措施
1施工现场制定消防措施、制度,合理配备各种灭火器材。
2临时性的建筑物,仓库以及正在修建的建(构)筑物都应设置种类和数量的灭火工具(一般为20m2面积不少于一个)。
3工棚附近应该设置必要数量的灭火器、消防水桶、水缸、砂箱、铁铣、火钩等灭火工具。
4消防工具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试验,确保使用可靠。
5木材堆垛的面积不要过大,堆与堆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施工现场、加工作业场所和材料堆置场内的易燃、可燃杂物应该
6及时清理,做到下班前场地清洁,
7工棚与幢的防火间距,在城市中要不少于5米,在农村中要不少于7米。
8每幢工棚的居住人数、最好不超过100人。每25人要有一个直接可以出入的门口。门的宽度和各工棚内的通道应该不少于2米,工栅内的高度一般不要低于5米。
9工棚距火灾危险性大的生产场所要不少于30米。住宿用的工棚,不要接近火炉烟囱。
10吸烟时必须在吸烟室内,将烟头和火柴梗放在有水的盆里。
11电线穿过可燃墙壁或其它可燃物时,应该套上磁管或塑料管加以隔离。
12电灯泡距离可燃物应该不少于30厘米。
13发电机、配电房应位于现场的下风向,保持整洁,要配有一定数量的专用灭火器。
14施工作业层必须配备足够水压的消防水及水栓。
15施工焊接作业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16严格执行易燃易爆物品的购买运输、存放和保管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