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能执行的员工
员工能力水平能否充分发挥,决定其投入程度,而投入程度又受到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和企业向员工提供的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每个员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个性,将其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并根据岗位职责要求,下达合理的工作任务,提供适当的生产资料和支持,这样就会直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让员工参与其中
如果企业在制订新的措施时,不让员工参与,员工就无法了解变革的意图,变革的措施就很难被员工接纳。
因此,只有让员工参与其中,他们才容易接受。
而且,员工往往最了解问题的症结、改进的方式以及客户的想法,当工作中出现意外情况时,他们就会根据全局情况,做一些机动处理。
并且,他们对自己参与制订的战略计划,印象深刻,执行起来自觉性、责任感大大增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所谓激励,就是领导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物质和精神相结合的手段,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方法,最大限度激发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组织目标的贯彻执行。
企业应根据员工在不同阶段、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方法和技巧。
四、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对社会的应变能力,从而提高执行力。
五、建立及时跟进机制
一是事前跟进,发现潜在风险提前给员工预警。
二是事中跟进,在任务进行中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办法,使员工的工作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三是事后跟进,出现问题后,找出原因,提供补救建议和具体措施,避免员工以后再犯同样错误。
通过跟进,向员工传达一个敦促行动的信号,确保他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作到协调同步,这是提高员工执行力的一个重要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