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可以去扫墓吗

2025-02-23 15:04: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中秋节,在福州闽侯的一些地方,不仅是团圆,还要到祖先墓地进行祭扫活动,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扩展资料:

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

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五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回答2: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在朝鲜语中叫做“罕佳玉”或“秋夕”,是朝鲜半岛人民历来都要欢庆的民俗节日之一。朝鲜半岛在古代曾深受中华文化影响,至今仍保留有农历新年、端午、【中秋】等与中国极为相似的传统佳节,但终因民族性的不同,在漫漫岁月里衍生出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

男女老少同扫墓新谷佳酿祭亲人

在古代的朝鲜,“秋夕”是一个欢庆丰收的农家节日,也是农耕社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用新打的谷米做成各种食物,带上同样是新米酿成的清酒,跳起欢庆的农乐舞,去祭扫祖先的坟墓。这既是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也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样的习俗如今在朝鲜农村依然可见。而除却祭扫亲人坟墓、欢庆丰收,城乡居民瞻仰烈士陵园和纪念碑,也成为今日具有“朝鲜特色”的新习俗。

在首都平壤,锦绣山纪念宫和大城山烈士陵园是人们的必到之地———前者是安放朝鲜前国家领导人金日成主席遗体的地方,而后者则安葬着当年追随金日成进行抗日活动、为朝鲜革命立下丰功伟绩的重要人物。

力士摔跤夺黄牛民俗竞技唱主角

朝鲜人自古便有在端午或中秋这样的节日里举行摔跤、跳板、秋千等民俗体育比赛的传统。前些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指示要加强发扬民族传统,于是,一些本来用于自娱的民俗体育赛事渐成气候,全国性的“大黄牛奖”民族摔跤比赛就是其中一例。

为庆贺今年的“秋夕”,“大黄牛奖”摔跤比赛再次鸣锣开场。之所以叫做“大黄牛奖”,是因为冠军的奖品是头大黄牛。

从朝鲜全国各地劳动者中选拔出的几十名选手参加了这次历时三天的比赛。平壤大同江江心小岛绫罗岛上的民俗竞技场内挤满了观战的群众,时而屏息凝视,时而欢呼鼓掌。

比赛间隙,由清一色头发花白的“阿妈妮”(老妈妈)组成的拉拉队起劲地敲打着手里的圆鼓长鼓,而那头作为奖品的重达970公斤的大黄牛,就被拴在旁边的大树上,身披写有“冠军”字样的绶带,悠闲地甩着尾巴。

最后,平壤队36岁的孙广国,凭着从小练习柔道的好身手和“天时地利人和”夺取了冠军,牵走了这头大黄牛,外加一个亮灿灿的14K金牛铃铛。

商家饭店齐谢客家庭团聚享天伦

朝鲜的节日不少,庆祝方式也各有不同。国庆、建党纪念日等重大政治性节日,往往都有游行、联欢舞会等大型群众团体活动。相比而言,“秋夕”这样的民俗节日,则侧重家庭内部的团聚。

“秋夕”这天,朝鲜人照例放假一天。今年的秋夕正好是星期天,但那些往常并不会在星期天歇业的服务设施,像玉流馆、清流馆这样平壤著名的餐馆,以及平壤第一百货商场等商家,竟然也都挂出“今日休息”的牌子。平壤“餐馆一条街”苍光街上也是几无人影。如果让习惯打节日牌招徕顾客的中国商家来看,这简直不可思议。

市内的几大广场,平日里挤满了为迎接10月份朝鲜劳动党建党60周年庆典辛苦操练的方阵,当天竟然也是空无一人。连路上的行人,也要比平时的星期天少了许多。

在市中心的牡丹峰上,记者见到了一些出外野餐的家庭,他们全家老小团坐在树阴底下,摆开凉菜糕点,怡然自得,这才明白,“消失”了的人群,应该都是回家团聚、尽享天伦去了。

回答3:

可以,就是带上自己最真挚的心意。我觉着没有必要去在意那些陈规旧俗,既然想做就去做,既是对亲人的纪念,也是对自己的慰藉,带上一束鲜花,用最真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1

回答4:

永远美好,“爱你一万年”,安然

回答5:

缅怀亲人是不分场合和地点的
能去为已故的亲人扫墓自然很好,建议带点水果、花、还有月饼去拜祭拜祭就好。

纸钱之类的就留到特定的节日再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