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新思考 汪晓云?

2025-04-30 09:13:4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课堂是主阵地
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何创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灵活机智,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并努力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学习。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如学习童话时,我总是让学生们自选角色表演课本剧,另外,我还经常采用猜谜语,分角色朗读,小话剧表演等方式创设生动的课堂情景,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将个人爱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教学既呈现出语文教学的共性,又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内容已了然于心,甚至还能举一反三,把书上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互相联系,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结实的基础。平时,只要涉及到启示感悟的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与适时的点拨。这样就达到了让学生乐于开口,善于表达的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催化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每周擂台赛”,古诗、歇后语、成语接龙,国学经典等,学生轮流走上擂台,自己选择对手,自己出题,自己评点。胜了奖励输了惩罚,就这样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在积累与展示的过程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认真落实每天的经典诵读小课。结合我校的国学教育,我在坚持每天与学生进行国学经典朗读以外,还会在班内不定期地开展朗诵会。校本课程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涉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求学等方面,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长期训练,学生既掌握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又锻炼了朗读记忆,还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深层次加深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3、课外阅读常抓不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大量的名言警句都不断地告诫后人读书的重要性。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更是一门必修课,也是最直接最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捷径。老师除了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阅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举行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故事演讲比赛等。只要让学生找到了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必然能乐在其中。
三、习惯是关键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以点带面,持之以恒。例如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我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从一笔一划学起,把每一个汉字写端正写规范,本子必须要保持干净整洁。每次评改都需要树立榜样,对于认真书写的同学我会在他的本子上贴上一个小的红五星以示奖励。每个单元进行一次总结,对长期认真书写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颁发奖状,同时也注重鼓励在不断进步中的孩子。这样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在全班形成了一种风气,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认真书写,整洁有序的习惯。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