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忠奸有历史性:当时的奸可能是后来的忠,反之亦然. 2,忠奸有阶级性:忠奸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3,忠奸有局限性:受当时条件约束. 4,忠奸的方向性:多数指对皇上,但还有人民,民族,国家....此外还有观察者的立场时代环境等因素.当然我们现在评说忠奸是在历史的大环境下进行,也就是接近公论了. 二,现在忠臣的定义:我们现在所说的忠一般是指维护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人,而并不是指仅仅维护皇上和其政权的人.而奸正与之相反.....而洽洽是皇上的利益多数的时候和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不一致,这个时候站在哪个位置,其实就可能是选择了当时的甚至历史的忠与奸. 三,忠臣多被杀的原因:毫无疑问,忠臣肯定要选择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这样就难免影响皇上或者贵族的利益,严重的甚至会动摇政权和皇位的安全.从这种意义上说,忠臣不忠,当然要被杀了.我国历史上有好多改革家,最后的下场多数都很悲,为什么呢?因为改革变法涉及到了皇室贵族的利益,最后威胁到皇权的稳定,不杀忠臣怎么保皇权政权?而在杀他的时候只能说他是奸臣,否刚没有杀的理由(杀完以后再平反). 四,奸臣得宠的原因:奸臣则不同,他们以保护皇权政权为主,不考虑人民民族的利益,甚至是利用忠臣的耿直来进行个人攻击甚至泄私愤排除异已.你想想你要是皇上你会杀这样的人吗?秦桧之所以能得到高宗的认可,是因为秦桧的议和政策能保住高宗的皇位,所以不被杀.而岳飞的抗金政策高宗可能认为是空耗国力,增强岳飞自己的实力,所以被杀.当然人间正道是沧桑!是忠是奸,历史会有公论.做为我们宁愿做忠死,也不愿做奸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