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2025-04-26 20:35:1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完善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宏观基础

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体制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它也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宏观基础。目前,需要做的工作是大量的。其中有5个内容比较紧迫。

(1)编制国家经济法典。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法规的完善和普及是法治经济的重要基础。编制国家经济法典,是完善和普及经济法规的重要措施。建立系统的经济法典分类体系,清理1980年以来的经济法规,编制国家经济法典,并每年修订一次;建立经济法规公示制度和简报制度,建立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评估制度,使经济法典修订制度化。

(2)制定国家经济信息透明法(经济阳光法)。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经济信息的透明和可获取是公平竞争的重要条件。经济信息资源的封锁、割裂和不平等获取,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经济的运行成本和企业决策的机会成本,降低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建议尽快制定经济信息透明法(经济阳光法),规定所有由国家经费支持产生的经济信息、资源环境信息和科技信息等,除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外,都应及时公布和免费提供。

(3)成立国家经济政策评估中心。国民经济是由一系列经济部门和地方经济组成的,部门经济和地方经济利益都左右着经济政策的走向,大的产业集团对经济政策有很大影响力。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对各种经济政策进行中立的评估,是难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去判断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的。建议组建国家经济政策评估中心,按照国立科研机构的模式独立运作和管理,具体负责组织编制国家经济法典和经济政策评估。

(4)成立国家小企业服务局。在国民经济中,小企业是多数,大中企业是少数。小企业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国家税收。但是在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它们既没有大中企业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力,也没有大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般而言,小企业比较灵活,市场适应能力比较强;但信息不灵通、管理水平低、市场融资比较困难、新产品开发能力比较差、产品推销能力有限等。如何帮助小企业,提高小企业竞争力,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建议成立国家小企业服务局,为小企业提供管理培训、技术和信息、融资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帮助。

(5)成立国家能源部。能源是工业经济的血液。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推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能源将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瓶颈。而且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单个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竞争力都是有限的。即使在能源工业十分强大的美国,联邦政府的能源部也是一个大部。在条件成熟时,组建国家能源部,统筹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无疑有战略意义。

2、培育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微观基础

国际经济竞争,既发生在国家层面,也发生在企业层面,而且更多发生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微观基础。众所周知,目前中国企业的业务素质和竞争力都是有限的。仅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尚不足以与国际大企业抗衡。培育国际经济竞争的微观基础,是中国政府不能推卸的责任。有三方面的工作可以予以考虑。

(1)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选择和扶持有能力和意愿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特别是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运河战略的十大产业的优秀企业,要重点扶持。

(2)提高企业家国际竞争力。要象培养国家公务员那样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建议建立企业家培训基金,每年培训20万左右的企业家,5年培训100万左右的企业家。

(3)加强国际经济竞争的理论研究。国家有关的科研基金管理机构和国家科研单位,应加大国际经济竞争的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并快速传播科研成果,使中国企业尽快了解国际经济竞争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方法。

3、改善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环境

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往往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国际经济竞争环境的改善,既与中国企业的国际行为有关,更与中国政府的国际作为有关。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主动配合,积极争取创造一个有利于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国可以加强与欧洲、美洲和亚洲邻国的经济合作,也应该加强与非洲和大洋洲的经济合作。中国政府要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坚强后盾。

回答2:

以下是海尔的国际路线,可以借鉴。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一个是生产进入国际市场,而且海尔强调先产品进入,后生产进入,即先有市场后建厂。对于海尔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人们并没有任何异议,因为海尔的产品作为中国的知名品牌,又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成本优势,因而海尔产品确实有能力走向国际市场。但是,对于海尔生产进入国际市场,有些人却有点担心,因为海尔所经营的产业,目前并无核心技术创立的问题。例如,电冰箱的核心技术就是压缩机及相关原部件,这些在未来20年内不可能有类似于核心技术创新的突破,因而海尔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靠成本优势,即中国劳动力比较便宜,但是海尔一旦将生产地搬到发达国家,那么其低成本的优势就可能会丧失。  不过,这些同志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对于有些产业来说,国际竞争力固然靠拥有核心技术,例如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就是如此,但是对于有些产业来说,例如对海尔所从事的产业来说,则并不一定靠拥有核心技术而具有国际竞争力,靠非核心技术创新也同样可以获得国际竞争力。海尔正是靠非核心技术创新而称雄于国际市场的。海尔的这种技术创新包括:一是产品外观创新性技术创新,例如将电冰箱当作艺术品来生产,千方百计地攻克难关,生产出具有艺术品格的电冰箱产品,让发达国家的用户满意。二是质量提升性技术创新,例如海尔开发出低噪音、高节能和超大容量的15套系列洗碗机,以满足欧洲消费者的要求。三是功能扩张性技术创新,例如创造出电热水器防电墙技术。四是市场适用性技术创新,例如根据巴基斯坦当地天气热、家庭人口多、用户开冰箱次数频繁的特点,开发出适合于巴基斯坦的特用电冰箱;根据巴基斯坦家庭成员多和衣着为长袍的特点,开发出一次能洗15件长袍的洗衣机。总之,海尔在自己所经营的产业目前还并没有核心技术创新的条件下,通过非核心技术的全面创新而提升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当然,海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成功,也得益于自己在国内市场上所形成的有效的市场竞争战略,也就是海尔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最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在国内形成的成功的市场竞争战略。海尔的市场竞争战略要点是:以质量为本,通过高质量获得竞争力,例如海尔敢于将自己的冰箱同德国的冰箱放在一起比质量,并且能优胜于对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将客户当“上帝”,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自己的经营战略,强调订单主义,主张先有市场再建工厂,从市场需求中寻找生产方向;以诚信取悦“天下”,把服务贯彻于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过程;以攻克难关为起点,无论是产品销售还是生产地的建立,都是以先难后易的方式推进,例如先占领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然后再进入别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强化管理创新为轴心,将斜坡理论、日清日高、木桶理论等价值理念移植到国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海尔的经营地域变了,从国内走向了国外,但海尔的竞争战略并没有变,靠的还是“海尔的精神和海尔的经营”。

回答3:

一是品牌塑造,二是技术创新。

回答4:

看政治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