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月16日—4月30日柏林战役纳粹德国最终战败无条件投降之后,根据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中英、美、法、苏四国的秘约,决定在德国战败后将其一分为四分别由四个战胜国占领,并且合组一个最高管理单位同盟管理议会(Allied Control Council,ACC)来治理德国事务。但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阵营与以苏联为主的共产阵营逐渐疏远,1948年3月时,美、英、法三国在伦敦举行会议,初步决议要将三国所分别管理的德国领土合并,在德国西部组成一个政权。苏联方面也针对这点作出反制,首先是退出ACC,并进而宣布着手设立一个东德政权的计划。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整合为一,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缩写:SED)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政体。
西德于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约,相对的,由苏联扶植、 德国统一社会党主政的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则加入了华沙条约组织,使得东西德间的交界成为两大对垒阵营的最前线,冷战的焦点。
1957年,根据《萨尔条约》,原被法国托管的萨尔保护领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为萨尔州。
在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后 ,东德领土于1990年10月3日正式并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从此覆盖德国全境,德国统一成一个国家。1991年3月15日,四个占领国正式放弃对其的占领权。因此除了视为是一个分裂状态下的独立国家之外,西德也可被视为是当代德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段历史时期。
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发生,随后颁发的紧急法令将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取消。1933年的《授权法案》赋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权。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投票反对,而共产党由于其国会议员被杀或被捕,已无法表达反对意见。在一系列行动和法案之后,德国成为一党专政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经济纳入战争轨道。1936年,德国军队进入莱茵兰非武装区,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被证明是不恰当的。1938年后,希特勒在膨胀主义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为避免两线作战,希特勒于1939年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两天后法国和英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很快就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1941年,德国开始了大屠杀,有组织地杀害了约600万犹太人、约170万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以及约25万德国籍残疾人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与苏联的条约,打开东方战线并入侵苏联。在日
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德国对美国宣战。虽然一开始德军快速深入苏联境内,但随后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整个战争的局面。1945年5月8日,在红军占领柏林后,德国投降。 但直接导致东西德分离的导火线,则是发生在1948年6月20日,西方占领区境内的货币重整计划。当时西方三国占领区内原本分别发行的货币整合为一,但却排除苏联占领区,发行了西德马克,而苏联占领区也在短短三日后发行了东德马克,俨然象征东西德正式分离。东西德分离后,东德方面曾在1948年中开始,对使用西德马克的西柏林地区进行封锁,为期11个月,希望透过此举达到完全控制整个柏林地区的目的,但却在西方国家持续以空运方式所进行的柏林空运之支援下没有实现。在柏林封锁解除(1949年5月12日)后没多久的5月23日,西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而东德方面也在同年的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以德意志社会主义统一党(缩写:SED)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政体。
西德于1955年5月8日加入北约,相对的,由苏联扶植、共党主政的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则加入了华沙条约组织,使得东西德间的交界成为两大对垒阵营的最前线,冷战的焦点。 西德被划分为12个“联邦州”(Bundesland),其中有三个是独立的“城市州” (Stadtstaat):
1.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
2.巴伐利亚州(Bayern)
3.西柏林(West-Berlin,城市州)
4.不来梅市(Bremen,城市州)
5.汉堡市(Hamburg,城市州)
6.黑森州(Hessen)
7.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
8.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
9.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
10.萨尔州(Saarland)
11.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