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填筑下雨沉降的主要原因:
1)路基虽然压实,但是没有进行覆盖、封层。下雨冲刷路基,路床,导致路基渗水,土质随雨水流失。造成空洞导致下沉。
2)回填土质含水率低,骨料大、空隙间距大,压不密实。降雨后,细沙或土随水填充到路基空洞当中,导致沉降。
3)填筑土质不同,雨水的影响也不一样。例如:黄土、粉土、湿陷性土等在干燥情况下土体结构性强,承载力大,路基稳定不变形;在受到水浸泡后,土体结构性迅速破坏,承载力大大降低,导致路基变形破坏。
2、路基施工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执行,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3、路基的填筑密实度主要与填料、级配粒径级别、填筑厚度、含水率、碾压方式有关。
4、施工工程当中,为了减少沉降对路面的影响,常常会采用超高填筑预压、分层填筑、填筑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沉降。
1)路基强度、压缩沉降量发生变化。
2)不同的路基填方高度所发生的沉降不同,特别是在填挖交界处填筑土和原地面土具有不同密实度和不同的沉降量,将导致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使路基纵向呈马鞍形。在横坡较大的路段,出现半填半挖断面,填筑土和原地面土密度不同,受施工作业面的限制导致填筑土和原地面土结合不良而使路基两侧发生不均匀沉降,表现为一侧高一侧低。
3)在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下,黄土、粉土、湿陷性土等在干燥情况下土体结构性强,承载力大,路基稳定不变形;在受到水浸泡后,土体结构性迅速破坏,承载力大大降低,导致路基变形破坏。
4)由于桥涵结构物台背回填受到施工作业面的影响,该段路基压实往往不如整段路基压实好,工后沉降大。且在台背处,台背一侧为刚性体,路基一侧为柔性体,结构差异性大,导致不均匀沉降,发生跳车。
地下水位上涨 带走部分下层土质 导致路基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