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式口器上颚极为坚硬,适于咀嚼;下颚和下唇各生有2条具有触觉和味觉作用的触须,如蝗虫、蟋蟀、天牛、蝼蛄、金龟子等的口器。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危害特点是造成植物机械性损伤,严重时能将植株叶片吃光。一般的被害状为缺刻、孔洞、叶肉被潜食成弯曲的虫道或白斑。也有蛀食茎秆、果实或咬断根、茎基部的情况。如蝗虫、叶甲、草地螟的幼虫、草原毛虫的幼虫具有咀嚼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是最原始的口器类型,适合取食固体食物。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口器各部分的构造随虫态、食性、习性等略有变化,如鳞翅目幼虫口器,上唇与上颚与一般咀嚼式口器相似,但下颚、下唇和舌则合为一个复合体。广翅目、蛇蛉目昆虫成虫为捕食性,具有很发达的上颚,而为争夺雌性而好斗的锹甲科雄虫多具有异常发达的上颚。咀嚼式口器的代表动物为蝗虫。蝗虫是农、林、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有害蝗种对农、林、牧业可造成不同程度危害。
咀嚼式口器昆虫的危害性状主要包括对其造成植物机械性损伤,如缺刻、孔洞、叶肉被潜食成弯曲的虫道或白斑,有时会蛀食茎秆、果实或咬断根、茎基部。典型的例子如蝗虫、叶甲、草地螟、草原毛虫等的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