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化媒体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模式的差异

2025-02-22 08:58: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众传媒就像是基督在山顶传教,自上而下传播开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三角形,从顶端往下逐步传播。传播的渠道是固定的,平媒广电是最重要的传播渠道。在大众传媒时代,只要掌握了传播渠道,就能够将话语不断扩散出去。使得受众从听说,到喜欢,到尝试,到成为拥趸。
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则会构成回路,每一个传播点不再是单向的传播,拥有成为Hub的潜质。这种传播方式,关键点在于“说到了人的心坎儿上”,所以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只有掌握了受众的思考方式和喜欢的话题,才有可能将话题散播出去。

目前大多数4A公司都说自己很擅长“互动”传播,仿佛只要沾了互动的边,就是社会化媒体了。但实际上,他们的优势仍然在于内容的制造,而并非观点的传播。不难理解,在大众传媒时代,只要有了内容,花钱买好渠道即可,ROI很明显,重复多少次,GRP达到怎样的阈值就能解决一切;但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不仅内容要好,还得内容被受众所接受。极端来说,即使阳春白雪非常美好,也不代表会如下里巴人一样流行。所以但凡是行内人都知道,所谓4A公司的社会化媒体运营,做到最后都跑去买粉丝、买大号,因为从骨子眼儿里他们还觉得只要多让受众知道正面信息就好,而非从内心真正接受。这是一种典型的伪互动:买渠道(大号、粉丝、名人)。

另一种伪互动,是将社会化媒体传播理解为和粉丝对话。为了迎合粉丝的喜好,如果不是及时跟进利用热点,就是学习他们的文化模拟受众的口吻。这样的营销方式在社会化媒体运营上屡见不鲜。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大多数品牌都在卖萌、卖腐、卖节操,或者每天引用名人名言泼心灵鸡汤(鸡精),看似成功和粉丝打成一片,实则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大多数人只记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蜂拥而至的追随者大多会死在沙滩上。

还有一种伪互动,那就是表面也和粉丝拉近距离了,说的话也传播出去了,深受喜欢。可是叫好不叫座。一位鼓吹自己的曝光率,理论传播的人数,但是却并没有拉动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