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qí
一、释义
1、(形声。从糸,其声。糸( mì),细丝。从糸的字多与丝缕布帛有关。本义:苍灰色)
2、鞋带
3、足印 。
4、标准
5、通“基”。基本
6、通“极”。顶点,终了
7、姓。
8、〈副〉非常,很。
二、说文解字
古文:从其系声。
译文:以其为偏旁,以系为声旁。
三、字形演变(如图)
扩展资料
组词:綦溪 履綦 綦缟 綦溪 綦公 綦巾 綦弁 綦卫 五綦 綦下綦毋 綦迹 缕綦 綦履
一、綦巾[qí jīn]
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
二、五綦[wǔ qí]
谓目、耳、口、鼻、心五者各极其情。
三、綦下[qí xià]
一种用鞋带从鞋底左右绕系使不脱落的麻鞋。
四、綦针[qí zhēn]
古代缝制衣帛的长针。
五、綦辙[qí zhé]
足迹和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前辈的遗泽。
【读音】:qí
【解释】:青黑色 ;极,很;姓。
【组词】:
1、綦毋 [ qí wú ]
亦作“ 綦母 ”。复姓。 春秋 晋 有大夫 綦母张 。见《左传·成公二年》。 唐 有 綦毋潜 。见《新唐书·艺文志四》。
2、綦迹 [ qí jì ]
亦作“綦迹”。亦作“綦迹”。足迹;踪迹。
3、履綦 [ lǚ qí ]
足迹,踪影;指鞋上的带子。
4、綦巾 [ qí jīn ]
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
5、綦弁 [ qí biàn ]
古代的一种青黑色鹿皮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