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由来
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
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但是仍然被谥为”文“(在谥法中极高的谥号),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
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扩展资料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mǐnérhǎoxué,búchǐxiàwèn
古:仄平仄仄通仄仄仄◆问【去声十三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出自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下》,意思是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也就是常说的“学贵有疑”、“读死书不如不读书”、“学以致用”、“学以解惑”等意思
小红比较内向,不敢问老师问题,你想劝他,你可以跟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