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原生文明的桑海王国,巅峰发展水平怎么样呢?

2025-04-27 09:27: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大家的印象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极其原始落后的,直到今天少数部落的狩猎方式仍然是“死亡追逐”,就是用几天的时间不断的追逐猎物,直到把猎物活活累死为止。他们甚至不懂得烹饪,而是将捡到的鸵鸟蛋打在被太阳晒得滚烫的石头上后食用。

南非洲原始村落

对于这部分非洲人的生活,美国曾经专门拍过一部叫做《猎人:致命追逐》的纪录片。但鲜为人知的是黑人曾经也建立过一个庞大的王国,这个名叫桑海的王国代表了非洲原生文明的最高水准。那么这个国家到底发展到了什么水准呢?

由于桑海王国留下的资料少之又少,以下内容在陈述史料时将作出部分推测。

一、版图

桑海王国建立于公元7世纪,鼎盛于公元15至16世纪,领土面积最大的时候西至大西洋,东至豪萨人区域,北至摩洛哥南境。由于缺乏具体资料,现代对其领土面积的估算误差非常大。

最夸张的估算认为其统治区域与整个欧洲相当,甚至超过了欧洲,这是极不靠谱的,计算时甚至将整个西非乃至撒哈拉沙漠全都囊括了进去。

事实上当时西非有大量的土著部落独立于桑海王国之外,目前较为合理的估算大概在100万平方公里左右。

由于西非长期以来有横穿撒哈拉沙漠的贸易路线,桑海王国控制这条商路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穆斯林文明的影响。

二、文化与行政

桑海王国的官方语言为斯瓦希里语,这种语言至今在西非仍然十分流行,但非洲土著王国始终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文字。

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公元10世纪左右,以阿拉伯文为基础的文字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流行开来。

撒哈拉沙漠商贸路线

穆斯林文献记载,公元1496年桑海王国国王杜尔前往麦加朝圣,他与随从官员广泛接触中东各阶层人士,对包括医学、数学等方面的学说进行了学习整理。

据此可以推测,桑海王国文化与穆斯林文明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无论是文字、宗教、学术、艺术都大量吸收了中东地区的成果。

穆斯林作家雅各比的《历史》一书也为此提供了例证,根据记载,国王杜尔在麦加朝圣期间被穆斯林世界封为“哈里发”,从而巩固了他在国内的统治地位。

由此可见,桑海王国的行政体系已经完成了从非洲原始神灵崇拜的部落模式向政教合一体系的转变,动员能力得到大幅增强。

以1590年的汤迪比战役为例,桑海王国能够动员近万人作战,这样的规模虽然在欧亚大陆不算什么,但在南非洲几乎是空前绝后了。


但桑海王国的行政体系很可能并没有彻底摆脱部落模式,汤迪比战役失败后,桑海迅速解体灭亡,可见其行政组织模式仍然较为落后。

穆斯林世界《桑海编年史》记载,桑海王国实行奴隶制,孩子跟母亲居住是自由人,跟父亲居住则是国王的财产,呈现鲜明的母系社会特征。

据此推测,桑海文明应该处于从奴隶制的原始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发展的阶段,外来入侵打断了这一过程,时期倒退回了蛮荒时代。

三、经济与技术

桑海文明的立国之本在于撒哈拉沙漠的贸易路线,其商业十分发达,同时也拥有自己的手工业中心,根据《费塔奇史》和《苏丹史》记载:

在延巴克图,大约有26所作坊,每个作坊手工业者约有70到100人不等,在贸易城市加奥,人口约有7万人。

这样的规模对于同时期的中国和欧洲不算什么,但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绝对算是空前,不过这并非说桑海的发展程度可以和欧亚大陆匹敌。

文明早期的贝壳货币

史料中明确记载了桑海王国的两套货币体系,一套是贝壳,主要国内使用,另一套是黄金,主要用于对外贸易。

根据现代金融学知识,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贵金属在货币体系中会逐渐挤压价值较低的金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总结的十分恰当: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

两套货币通行的体系只有一种解释,当时的穆斯林世界高度发达,必须要用黄金进行贸易结算,而桑海王国较为落后,国内仍然只能用贝壳作为货币。

史料中关于桑海进出口货币明细的记载同样也能为此提供例证,桑海王国输出的货物主要为黑奴、象牙、香料、棉织品、黄金等,进口的货物则包括盐、武器、马匹、五金、酒类、瓷器、丝绸。

沙漠商队

据此推测,桑海常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由于技术的落后,只能用贵重的特产换取穆斯林世界的精美货物。

考虑到盐、铁、铜、酒等物品性价比上并不存在巨大的差异,且穿越撒哈拉沙漠商贸路线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桑海本土应该不能生产类似商品。

具体来说,桑海王国很有可能不具备包括铜、铁在内的复杂金属冶炼技术,甚至连酒类酿造和晒盐技术都未掌握。

能集中体现生产力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建筑,桑海王国这方面的记载很少,但其统治者杜尔曾倾全国之类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陵墓留存至今,这为我们提供了参考。

现存“阿斯基亚”王陵遗址

这座名叫阿斯基亚王陵的建筑最高处约17米,泥土结构,图为现存遗迹。由此推测桑海王国工程能力也相当有限,未掌握砖石结构相关技术。

更加尖端的造船技术方面未见史籍记载,但据当地传说桑海王国拥有常备水军,数量为2000条左右的独木舟,如果属实当地人所掌握的造船技术也是极其原始落后的。

据此推断,桑海王国的生产能力相当落后,应该处于石器时代晚期,但得益于贸易带来的先进工具,其生产能力又远远高于石器时代。

四、灭亡

1591年4月12日,撒哈拉沙漠以北的摩洛哥军队向桑海王国发起了远征,三千名士兵在经过长途跋涉后在汤迪比战役中迅速击溃近万名桑海战士,随后这个古老的南非洲王国彻底解体并走向灭亡。

从现存的史料来看,代表着非洲原生文明最高巅峰的桑海王国其水准对于欧亚大陆是极为落后的。处于母系部落社会,未发展出包括冶炼、建筑、航海在内的复杂技术,只是通过外部贸易获取先进工具来维持国内生产,最后灭亡于更先进的文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