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核算单位是指与“非独立核算单位”相对。对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核算的企业。非独立核算单位,亦称“报帐单位”。与“独立核算单位”相对。对本单位经营活动过程及其成果不进行独立的完整的会计核算的单位。
这些单位除负责保管使用一定的固定资产外,主要向上级领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物资来进行业务活动,并把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经填制凭证和整理汇总报送上级进行会计核算。如商业企业中心店所属的分销店,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学校等。
扩展资料:
非独立核算单位方法如下:
纯收入=销售额×征收率
由于个人所得税在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时,一般只能开具普通发票,取得的销售收入均为含税销售额。所以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必须将含税销售额换算为不含税的销售额后才能计算应纳税额。
提前退休的个人所得税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采用销售额和应纳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独立核算单位计算方法如下:
考虑到综合实力评价应反映企业集团持续、平稳地发展的实际,净资产按三年年末平均值计算。即:
毛收入=(本年年末净资产+上年年末净资产+两年前年末净资产)÷3
计算式中的年份界定同营业额。
如果采用利润的实体观,净资产等于股东权益加债权;如果采纳利润的所有权观,净资产等于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净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普通股数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独立核算单位
百度百科-非独立核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