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白粉病是如何患上的?怎么治?

2025-02-23 22:58:1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白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植株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植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田地,发病往往较重。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合理密植,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一是秋苗发病重的地块,可药剂拌种;二是在秋季或春季,田间发病率3%~5%时(成株期调查以旗叶到旗叶下2叶计算发病率),每666.7平方米用20%粉锈宁乳油20~3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60千克喷雾,或对水10~15千克低容量喷雾。也可用25%病虫灵乳油每666.7平方米50毫升,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

回答2:

症状:植物的白粉病是发生在寄主植物的叶片上,开始为小的白色斑点,为真菌菌丝,随着菌丝的生长,病斑逐渐扩大,有时可覆盖整个叶片,使多数叶片呈白色。使植株叶片发黄、便黑,叶片脱落。
发生特点:病原真菌一般从叶片气孔、幼嫩组织侵入植物体,气温在15度时就可开始发病,17度~25度为最适温度。4~6月和9~10月为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可喷洒力克菌2000倍液。每7~10天一次,喷洒3~4次。

回答3:

白粉病亦称粉霉病,长发生在闷热潮湿不通风的环境。
防治方法,可喷洒0.5度石硫合剂或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