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数据的审核包括4个方面:准确性审核、适用性审核、及时性审核、一致性审核。
1、准确性审核:主要是从数据的真实性与精确性角度检查资料,其审核的重点是检查调查过程中所发生的误差。
2、适用性审核:主要是根据数据的用途,检查数据解释说明问题的程度。具体包括数据与调查主题、与目标总体的界定、与调查项目的解释等是否匹配。
3、及时性审核:主要是检查数据是否按照规定时间报送,如未按规定时间报送,就需要检查未及时报送的原因。
4、一致性审核:主要是检查数据在不同地区或国家、在不同的时间段是否具有可比性。
扩展资料:
二手数据审核的意义:
对于通过其他渠道取得的二手数据,除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外,还应着重审核数据的适用性和时效性。
第二手数据可以来自多种渠道,有些数据可能是为特定目的通过专门调查取得的,或者是已经按照特定目的的需要做了加工整理。
对于使用者来说,首先应弄清楚数据的来源、数据的口径以及有关的背景资料,以便确定这些数据是否符合自己分析研究的需要,是否需要重新加工整理等,不能盲目生搬硬套。
此外还要对数据的时效性进行审核,对于有些时效性较强的问题,如果所取得的数据过于滞后,可能失去了研究的意义,一般来说,我们应尽可能使用最新的统计数据。数据在经过审核后,确认适合于实际需要,才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加工整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据审核
二手资料比较容易得到,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并能很快地获取。有些二手数据,例如由国家统计局普查结果所提供的数据,是不可能由任何一个调查公司按原始数据去收集的。尽管二手数据不可能提供特定调研问题所需的全部答案,但二手数据在许多方面都是很有用的。例如,二手数据可以帮助我们:
明确问题;
更好地定义问题;
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
构造适当的设计方案(例如帮助确定关键变量,提供有关总体的一些信息);
回答一些调查问答题,检验某些假设;
更深刻地解释原始数据。
因此,考查研究可能得到的二手数据是收集原始数据的先决条件。一般应从二手数据开始分析。只有当二手数据的来源已经全用完了或者有了一定的盈余以后,才能考虑进行调研收集原始数据。
尽管二手数据对调研是很有帮助的,但调研者在使用二手数据时应当谨慎,因为二手数据有一定局限性和缺点。
由于二手数据是为其他目的不是为手边的问题而收集的,因此,二手数据对当前问题的帮助在一些重要方面是有缺陷的。资料的相关性和准确性都不够。收集二手数据的目的、性质和方法不一定适合当前的情况。而且,二手数据也可能缺乏准确性,或者有些过时了。在使用二手数据之前,有必要先对二手数据进行评价。
二手数据:(现成的数据)
如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报等。这些手段虽然是必要的,但它们都属于通过别人对事物的认识来感知社会,即通过二手材料来认识社会。
特点:这样得到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为别人的经验不能代替个人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