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期的票据用法是这样的:假如你希望买二两肉,那么需要到肉店,交二两肉票与二两肉的钱,然后售货员给你切二两肉。也就是说,这种票据代表商品配额,和我们今天用的商业汇票、银行汇票等东西是不一样的。商业汇票、银行汇票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用来支付的,和货币性质更接近,但肉票、粮票等不能拿来支付。而且在我们的语境中,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肉票一般叫做“票证”,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等具备支付功能的叫“票据”。那么粮票,肉票这些“票证”有没有价值呢?有。与它最接近的金融资产是美式期权。如果现在我告诉你美式期权可以替代纸币,那你可能会觉得我疯了。因为这东西虽然有价值,也有流动性,但它是一个风险资产,拿来承担支付功能就不合适了。是否可以不使用纸币?可以不使用。有票据足够生活纸币的意义在哪里?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纸币与票据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两个不同阶段。改革开放前一个是在改革开放前,实行较为严格的配给制度,这个时候票据的作用意义要远大于纸币。此时纸币具有三方面意义:经济生产建设监测、交易支付凭据(并非交易功能,而是凭据)、超额奢侈品配给。当时的货币政策是以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为基础,主要关注货币量在统一调配下的供需均衡,即我们初中都学过的“货币需求=货币流通*流通速度”。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实行计划性的现金统一调配管理制度,以满足实际生产的临时性和季节性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纸币的发行主要是为了监测宏观经济状况以及具体生产建设任务开展情况的。
当然,在计划经济年代,票据是比纸币更重要的,即便到了改革开放之后初期,也是如此。大部分超出配给的需求,以及部分稀有商品,仅仅凭纸币是买不到的,必须要有对应可以购买的票据,当然没有市场经济下纸币也不是容易得到的。那个时候的餐厅当然不是谁想去吃就能去吃,有钱也没用,你没有可以去消费的资格票据,何况基本都没什么钱。大部分职工都是领了票据,少数群体会在票据之外再发放一些纸币,前线军队也会有一些纸币作为补偿。不愿吃米粉想要买奶粉,想要多买一些鸡蛋,超出了你的配给,你没有票也是难以买到的。当然,这还都是生活水平相对不错的城市,在农村那就没得说了。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此时的人民银行仍然是一家商业银行与政策银行一体的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同时收回晋察冀边区银行、冀南银行、陕甘宁边区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山东北海银行与华中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又于1949年收回了中州农民银行的货币,1950年收回南方人民银行的货币,1951年收回东北银行、内蒙古银行与新疆地方银行的货币,1959年收回了藏钞。1955年3月1日以一元新人民币兑换一万元旧人民币收回全部旧人民币,实行现金收支统一调配管理,从而实现了国家对货币的掌控权。
请问你们,饿了的人是否看着饭就饱了。取消纸币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