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者的公共设施有:
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为智力残疾者进行学科知识辅导,进行生活辅导和社会适应性训练,提供支持性教育环境和条件。
肢体、智力和听力残疾人的关怀行动有:
1、国家和社会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2、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多种渠道给予救济、补助;
3、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扶养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兴办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养机构,按照规定安置收养残疾人,并逐步改善其生活。
扩展资料:
随着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需求日益增加,他们渴望融入社会,展现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只有尽可能便利残疾人,才能缩小其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比如,帮助残疾人家庭进行“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无障碍改造,消除或减少居家生活障碍,改造居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促进残疾人生活实现小康创造物质基础。
对于残疾人而言,就业堪为其头等大事。通过就业,才能实现残疾人劳动权益和自身价值,才能增强残疾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要继续加大力度帮扶残疾人就业和创业,鼓励社会福利性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